賞花小心「毛毛蟲皮膚炎」上身!紅一片超癢 2建議度過蟲蟲危機

▲「2022竹子湖海芋季」將於3月18日至4月24日登場,苗榜海芋園3/10花況。(圖/記者彭懷玉攝)

▲賞花也要小心蟲蟲危機。(圖/記者彭懷玉攝)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春暖花開,陽明山進入海芋季節,是賞花的好時機。但開心賞花之餘,也要小心蟲蟲危機,避免讓「毛毛蟲皮膚炎」擾了出遊興致。醫師建議,上山賞花應穿長袖、長褲減少暴露部位,若發現身上有毛毛蟲,可用帽子輕輕拍落,避免引發過敏反應。

安澐診所皮膚科院長高珮菡在「皮膚科日常菡養 高珮菡醫師」提醒,上山賞花時應特別留意毛毛蟲,否則一不小心得到毛毛蟲皮膚炎,就會生出許多癢癢疹。高珮菡指出,毛毛蟲皮膚炎的正式診斷名稱為「丘疹樣蕁麻疹」(papular urticaria),常合併濕疹變化,主要是樹木草叢中棲息的毛毛蟲,及其身上纖毛造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珮菡解釋,其常見病灶為,本身蟲體接觸而產生長條形的濕疹樣變化;或是接觸毛毛蟲的纖毛後,出現無規則散佈的紅色丘狀癢疹。醫師建議,賞花時應著長袖、長褲減少暴露部位。若發現衣服或身上有毛毛蟲,可用帽子輕輕拍落並更換衣物,避免沾在上面的纖毛持續接觸皮膚,引發過敏反應。

高珮菡表示,雖然皮膚症狀大多在1至2週就會逐漸痊癒,但紅疹通常搔癢難耐。除了外用類固醇藥膏,皮膚科醫師也會視情況開立口服抗組織胺、類固醇,讓過敏的免疫反應盡速停下。

▲▼毛毛蟲皮膚炎。(圖/黃柏翰醫師提供)

▲毛毛蟲皮膚炎。(圖/黃柏翰醫師提供)

除了小心毛毛蟲,登山時也要注意「咬人貓」!皮膚科醫師陳昱璁說明,咬人貓生長在台灣海拔約500至3000公尺、陰暗潮濕的森林底層。不小心碰到,會使皮膚有如蜜蜂針螫,且會立即感受到癢、紅腫刺痛或灼熱感,嚴重甚至會產生水泡。

若不幸被咬人貓咬,陳昱璁也教大家3個自救方法:

1. 清水清洗患部

陳昱璁指出,有許多文章提到可用姑婆芋的汁液、尿液或氨水塗抹皮膚,進行酸鹼中和。但現實狀況是,不可能隨身攜帶前述物品,且處理不當反而會刺激皮膚或細菌感染。應儘快用清水清洗被扎到的地方,若仍有明顯的毛殘留皮膚,可用貼布嘗試移除,也可稍微用乾淨的衣物擦拭患部。

2. 冰敷

若受傷處疼痛難耐,可嘗試冰敷緩解不適,如果身邊沒有冰塊,也可沾濕乾淨衣物,敷於傷口上。

3. 避免傷口接觸熱水

若症狀嚴重,應盡速前往皮膚科或急診,回家後避免傷口接觸熱水或熱敷。因熱水會刺激傷口,讓發炎情形更嚴重。

不過陳昱璁也提醒,每個人對咬人貓的反應不同,若有出現呼吸困難、皮膚小水泡有化膿現象、紅腫1至2天仍未緩解、意識改變等症狀,可能表示身體有較嚴重的過敏反應或感染。應立即前往就醫,請醫師開立塗抹或口服藥,甚至針劑藥物才有辦法處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