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午餐都有選擇障礙!他嘆:要怎麼決定人生? 現在就做1件事

▲▼菜單。(圖/取自Pixabay)

▲許多人經常會遇到選擇障礙的時刻,尤其在餐廳無法決定要哪種餐點。(圖/取自Pixabay)

文/朴庭漢、李相穆、李洙昌(박정한 (Park Jeong han),이상목 (Sang-Mok Lee),이수창 (Suchang Lee))

連午餐吃什麼都無法決定,要怎麼決定人生?

「選擇障礙」是用來形容需要做出某種選擇時,無法輕易做出決定、猶豫不決的新名詞。每個人都會遇到幾次,在餐廳或咖啡廳無法輕易決定要點哪一種餐點、飲料的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們為什麼連自己要吃的餐點,都無法輕易做出決定呢?

我們本能地會想做出最佳的選擇。如果錢多到用都用不完,就可以不用管會不會剩下,直接把菜單上所有的餐點都點一輪,每一種都嘗嘗看味道。但是,存摺上那小巧可愛的餘額數字,便會讓我們反覆考慮能以最合理的價格,獲得最大滿足的餐點是什麼。

某個星期六的午餐時間。平日已經用泡麵和便利商店便當果腹的我,決定這個週末一定要用品嘗美食來展開。

「該吃什麼才能以懂吃出名呢?」為了嘗到無可挑剔、最棒的一餐,我試著回想最近去過的美食名店。雖然有幾間候選餐廳進入熱門名單,但是今天想要去發掘新的美食名店,所以暫時保留好了。於是,我拿出手機,開始在部落格和Instagram翻找美食名店的造訪心得。發現從家裡搭公車約十分鐘車程的距離外,有一條新成立的美食一條街,是最近熱門的景點。

「就是這裡!今天就去這裡看看吧!」穿過熙熙攘攘的人潮,歷經了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終於能夠踏進餐廳。然而,事情不到最後就不算結束。還有第二個試煉—菜單,在等著我。

「哪有人菜單上這麼多種類的……?」菜單上的字簡直讓人眼花撩亂。雖然試著尋找推薦餐點,卻沒有看到任何標示。我再次打開Instagram確認過品嘗心得,又快速掃描其他桌的客人都點了些什麼菜,這才決定要點的菜餚。

「要吃一頓飯,還真不簡單。」到了週末還得反覆動腦筋,我不禁感到頭大。但是,還必須面對第三個試煉—甜點菜單。不過是想要送我的味覺一份大禮,反而好像會讓自己先累倒。我本來是打算吃一頓好料的,藉此消除這個禮拜感受到的壓力。但是探索美食名店的想法,反而帶來更多的壓力。

「算了!先吃飯再說吧!」人們對於自己不是很了解。連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數。

「你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我並不挑食,任何食物都喜歡。」「那麼,討厭的食物呢?」「我真的什麼食物都能吃,所以也沒有討厭的。」

頭痛(圖/達志/示意圖)

▲想要避免對自己人生難以下決定、隨便都好的情況,就要先累積足以做出選擇的經驗值。(圖/達志/示意圖)

沒有特別反感的事,活得非常圓滑的人,換句話說,可以視為沒有堅定喜好的人。因為沒有特別的喜好,在挑選菜單時,也因為有很多苦惱而無法輕易下決定。挑選餐點時,如果菜單上有BEST標示,至少能對難以做出決定的人提供很大幫助。不過不幸的是,我們的人生沒有所謂的BEST標示。所以,已不太清楚自己飲食喜好的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人生的愛好呢?

食物因為有吃過的「經驗」,可以知道好不好吃,但是自己的未來卻一次都不曾經歷過。一輩子需要做的重要決定實在太多了—科系、職業、婚姻等,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呢?

讓我們再回到餐點的話題。朋友們之中,總會有一、兩個人擁有專屬的私房美食清單。多虧有他們,降臨在初來乍到、因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餐點而手足無措的我身邊,賜予美食名店清單的恩惠。擁有自己專屬的美食名店清單,就代表他們擁有可以判斷一家店是否為美食名店的獨有喜好。

就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獲得自己人生喜好方法的線索。我們的救世主不管是週末還是平日,只要有時間,就會去踏遍那些很「夯」的美食名店。在造訪過無數家名店,並歷經失誤後,終於才建立了自己獨有的美食名店標準。由於那些親自跑一趟而獲得的「經驗」,也打造了對美食名店的喜好。現在我似乎稍微理解「想要跟對的人結婚,就要多談幾次戀愛」或「趁著年輕,就算吃苦也要去闖蕩」是什麼意思了。說到底,累積各種經驗,同時了解自己的喜好是很重要的。

學生時期所接受的正規課程,不也是為了讓我們可以順利選擇未來出路而設計的嗎?然而諷刺的是,為了讓我們能順利選擇而打造的正規課程,反而導致了妨礙我們好好思考未來出路的結果。學生們被切斷了可以體驗多種經驗的機會,抱著只要努力學習就能解決一切的迷茫信念,一路衝刺到了大學入學考試結束的那一刻。用這種方式考上的大學又是如何呢?與自己的期待大相逕庭的

例子比比皆是。

「我真的有辦法繼續讀這個科系嗎?」「以後真的可以靠這個賺錢維生嗎?」

直到現在,長期擱置的未來出路問題才向我們步步進逼。有人意識到自己經驗不足的問題,於是透過休學或旅行,度過了更加深度探索自己的時間,並且經歷累積經驗的過程。隨著多方累積經驗,同時拓展嘗試的途徑和範圍,發現自己獨有夢想的機率也會跟著增加—即使有時看起來會失敗。

這一切如果在考大學入學考或填寫志願表前發生,會怎麼樣呢?應該可以讓人生活得更有效率吧?在不尊重個人喜好,千篇一律的正規課程之中,我們終究無法找出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即便如此,身為自己人生的主人,我們難道不應該負起責任嗎?我們應該考慮一下自身喜好究竟是什麼,並從現在開始累積足以做出選擇的經驗值。

以後不要再「隨便都好」了。

本文摘自《我已經夠努力了,你還要我怎麼樣?:在外一嘴好功夫,內心卻滿懷擔憂與自疑,韓國「N拋世代」青年的生存無力感大告白》/朴庭漢、李相穆、李洙昌/ 方舟文化出版

▲▼。(圖/方舟文化提供)

關鍵字: 方舟文化 選擇障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