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巧克力「真的會變快樂」 原因曝光!3成分助提神、改善慢性病

▲▼巧克力熱量排行表。(圖/Unsplash)

▲吃巧克力真的能讓人感到幸福。(圖/Unsplash)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你喜歡吃巧克力嗎?研究證實,食用適量巧克力,可改善許多慢性健康問題。不僅如此,營養師指出,吃巧克力「真的會讓人感到幸福」,因裡面含有多巴胺和血清素2種成分,可幫助提神、調適心情。

Katy營養師在粉專哈哈營養指出,原始的可可豆帶有酸味和苦味,須經過發酵、乾燥、烘乾等步驟,研磨成膏狀後再加入糖定型。巧克力廠商會先將可可鹼化處理,降低其酸度及苦度後再行販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aty也提到,最原始的可可豆不僅沒有膽固醇,也沒有糖分,且含有黃烷醇(flavanol),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至於吃巧克力為何會感到幸福、又有提神效果?她表示,因巧克力含有多巴胺和血清素,血清素可幫助調適心情,讓人有開心、快樂的感覺;咖啡因則具興奮作用,能讓人心跳上升、肌肉收縮,幫助提神。但她也提醒,巧克力因含有咖啡因,若有失眠或是睡眠障礙者,下午3點後就要避免再吃巧克力,以免睡不著。

睡覺,睡眠,失眠,做惡夢,頭痛(圖/達志/示意圖)

▲有睡眠障礙的人,下午3點後就不宜再食用巧克力。(圖/達志/示意圖)

不過,市面上巧克力熱量大多很高,怎麼吃得健康也是門學問。食品技師張邦妮指出,當吃下越多香濃的巧克力時,無形中可能也吃下很多添加物、色素、香料及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造成肥胖跟心血管的負擔。

張邦妮指出,氫化油卻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攝取過多除了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外,也可能罹患癌症、糖尿病等,應儘量減少攝取。另外,她也提到白巧克力並不是巧克力,只是奶粉、糖加上可可脂所創造出來的糖果。

張邦妮分享健康吃巧克力3招給大家參考

1.優先選擇純巧克力且成分單純者,白巧克力是添加牛奶調製而成,而混合其他原料的巧克力則可能添加許多添加物,巧克力的原料其實很少,購買時要仔細看看成分標籤。

2.可可脂的成分在20℃以上室溫容易融化,溶化後表面會形成白色霧狀物質,之後再冷藏或冷凍為固體,產品的風味及口感會改變,購買時要留意保藏的溫度是否過高。

3.含奶粉、牛奶或內餡的巧克力產品,保存期限會縮短,購買時除了存放在陰涼處,應該盡速時用,避免長期保存。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