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吃鍋!湯底包「必懂資訊」一次看 專家解析2種添加物:當心了

麻辣火鍋,鴛鴦鍋,火鍋料(圖/記者林世文攝)

▲過年圍爐菜色首選,不可少的就是吃進肚就暖全身的火鍋。(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農曆年圍爐,冷颼颼的天氣,除了與家人團聚能溫暖彼此的心,不能缺少的就是桌上的好料,其中「火鍋」更是必備菜色。不過,有鑑於許多家庭上班繁忙,且市面上也不少火鍋口味推陳出新,「火鍋湯底包」成為熱門採購選項之一。只是,這其中有沒有什麼眉角要特別注意的?《ETtoday新聞雲》訪問了專家,提供大家參考。

火鍋除了在店內吃,家裡吃更是疫情期間安全又幸福的選擇,且不只一般口味,許多知名店家的招牌湯底也都做成湯底包,各大百貨商場都能直接買到。不過,中華食品安全協會也提醒大家,倘所使用的湯包或湯塊確實以食材熬製,無另外添加風味調味料, 依實標示為「使用○○食材熬製」,尚無違法之虞,惟廠商應提供相關佐證資料 未依規定標示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25條第2項規定, 處3萬以上300萬以下罰鍰;標示不實處 4 萬以上400萬以下罰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為了維護國人健康及食用安全,並重視消費者「知」的權利,訂有「直接供飲食場所火鍋類品之湯底標示規定」,規範飲食場所之火鍋湯底所有成分需詳實展開,且清楚標示主要食材或風味調味料之內容,避免被業者謊稱是高等食材花時間熬煮,也避免以商業機密為理由含混帶過。

依據食藥署「直接供飲食場所火鍋類食品之湯底標示規定」,湯底的製作方式,需要清楚標示出主要食材或風味調味料內容。主要食材指的是熬製時占比最多的食材,如「番茄湯底使用番茄熬煮」,若有強調的口味也需標示所用的材料,例如「藥膳鍋以當歸、雞骨熬煮」。

▲冬天就是要吃火鍋。(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市面上販賣各種火鍋湯底包,但其中的資訊要如何了解及選擇,專家一次解析。(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此外,湯底型態必須標明「食材熬製」、「風味調味料調製」或「食材+風味調味料調製」,以避免業者誇稱,湯底是高等食材花時間熬煮,實際上卻是由湯粉沖泡而成。民眾消費時,不妨留意店家是否有在櫃台或明顯區域以立牌、桌牌、海報張貼、吊牌懸掛等方式標示湯底資訊。

中華食品安全協會(CFSA)祕書長黃舒平表示,科技日新月異,一樣可以找到減少加工並接近自然狀態的健康選擇,注意任何不必要的防腐劑或添加劑。購買時也可以認明CFSA Clean label 純淨標章,所謂「CFSA Clean Label」純淨標章,代表食品中不含有會影響健康的物質,讓消費者更能夠安心選購。

民眾若還是擔心吃到黑心物質,可以選購商譽良好且標示完整清楚之產品,少購買散裝、來路不明或沒有清楚標示食品成分、保存期限及製造廠商的產品。中華食品安全協會指出,火鍋湯底或湯塊為了提升風味,可能添加「胺基乙酸」、「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及「5’-次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等調味劑。雖然上述食品都添加了化學物質,但食藥署表示,謹慎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物可幫助食品抑菌、提升風味與口感等作用。

「胺基乙酸」是胺基酸的一種,也是人體蛋白質組成之成分,因為具有甜味,在我國是准許作為食品添加物調味劑使用,可以依實際加工需要適量添加,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亦允許胺基乙酸作為食品添加物之用途,並得依實際加工需要適量添加。

亞都迷你火鍋(圖/記者黃克翔攝)

▲火鍋食材部分,專家也提供建議,少買散裝,選購標示完整且商譽良好的產品為佳。(示意圖/記者黃克翔攝)

「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簡稱IMP)」與「5 -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 (簡稱GMP)」能呈現出肉的鮮味,鮮度約為味精的40倍。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量,亦不至於產生健康的疑慮,也常出現在、泡麵、洋芋片、微波食品與各種零食中,這些食品成分添加物雖然為食品衛生法規中可以適量添加的,但畢竟都是化學合成物質,「吃太多也會對腎臟、肝臟及心血管造成負擔。」

 除了火鍋湯底的成分須注意之外,食材也有需要留意的部分,中華食品安全協會統整5要點:

1.選購商譽良好且標示完整清楚之產品。
2.少購買散裝、來路不明產品。
3.少購買沒有清楚標示食品成分、保存期限及製造廠商的產品。
4.火鍋食材務必煮熟。
5.生鮮食材與熟食的夾取餐具勿混用,避免交叉污染造成食物中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