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勇病逝!曾罹患糖尿病、中風 「9大高危險族群」症狀一次看

▲▼關懷演藝人員中秋節聯歡餐會-陳松勇。(圖/記者黃克翔攝)

▲金馬影帝陳松勇今傳出病逝消息。(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金馬影帝陳松勇(勇伯)是演藝圈的資深藝人,出道至今超過50年,近幾年來減少影視作品推出,過去傳出有糖尿病及中風病史的他,甚至曾因病三度掛急診住院,先前現身時都坐著輪椅出現,先前獨居時也請了一名外籍看護,怎料今日卻傳出他病逝消息。對於這項每4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的慢性病,醫師也提醒9大族群要特別留意。

根據國健署《糖尿病與我》手冊指出,糖尿病分類包括第一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絕對胰島素缺乏)、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至於發生原因,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但肥胖、飲食不當、情緒壓力、懷孕、藥物也可能促使疾病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糖尿病發病初期,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症狀,除非做健康檢查否則不易發現。一旦病情未獲控制,會隨時間加重,血糖可能逐漸升高,恐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還有疲勞、體重減輕、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

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侯冠廷表示,糖尿病對全身心血管系統的傷害很大。慢性併發症包括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及周邊動脈阻塞等大血管病以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等小血管病。而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也比非糖尿病者約少10年,更是失明、洗腎及截肢的高風險群。

▲▼108年度關懷演藝人員端午節聯歡餐會,陳松勇。(圖/記者季相儒攝)

▲陳松勇過去曾有糖尿病、中風等病史。(圖/ETtoday資料照)

醫師提醒,若男女符合BMI≥24kg/m2、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的條件,只要再有一個危險因子(例如一等親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臨床表現胰島素阻抗、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5mg/dl或三酸甘油酯 ≥250mg/dl、多發性囊泡卵巢症候群、生產4kg以上嬰兒,或曾診斷為妊娠性糖尿病、曾罹患心血管疾病、缺乏運動等),都是高危險群。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彰基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受訪表示,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早期介入,併發症發生機會低,但是如果控制不好,長期都在高血糖狀態,就會讓血管壁在血糖浸潤下產生動脈硬化,若加上三高就容易栓塞,使冠狀動脈阻塞,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一般而言,未好好控制血糖的患者,大概10年大血管併發症就會出現。

杜思德提醒,糖尿病是系統性疾病,若控制不佳,出現小血管併發症等神經病變主要症狀包含麻木、夜間多尿、體重減輕、口渴等,此時距離大血管併發症也不遠;而一旦發生冠狀動脈疾病,通常沒有明顯徵兆,然而一發生死亡率達到3成;即使送到急診,仍然有一半來不及心導管就死亡。

杜思德提到,患者如果有好好控制,他有患者30年都沒有心血管疾病,但太忙、沒有規則就診,病況未好好控制,產生併發症風險就高。國內針對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共照網服務,提供看診、年度檢查,會定期執行尿蛋白、周邊血管、神經病變檢測,幫助病情控制。

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透露,臨床常看到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血糖、體重,用不正確方式節食,還因此加劇肌肉的流失,增加肌少症風險。她提醒,千萬不要有「此生再也不能吃美食」的想法,像是海鮮類根本不是禁忌,且只要找對方法,想吃粥、吃點心都不成問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