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基金會30週年 巴掌仙子媽蘇巧慧回憶「這件事」哽咽了

▲▼早產兒基金會30週年 巴掌仙子媽蘇巧慧回憶「這件事」哽咽了。(圖/記者嚴云岑攝)

▲早產兒基金會30週年,巴掌仙子媽蘇巧慧回憶「這件事」哽咽了。(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舉辦成立30週年記者會,多名早產兒協同父母出席,感謝醫師當年照顧。立委蘇巧慧分享11年前驚險保胎經驗,更一度哽咽拭淚。她表示,「救命恩人」對一般人來說只是形容詞,但對早產兒父母而言,卻是真實的名詞。而出生時僅988公克的「小老鼠」現已長成160公分的少女,看著女兒成長,更對醫療人員救治感念在心。

立委蘇巧慧在11年前母親節前夕,因劇烈宮縮緊急住院安胎,3天後仍躲不過早產命運。她在致詞時回應當年情形,表示自己在知道胎兒很危急時,是拉著醫師的手流淚說,「如果研判小孩會很辛苦,就...」,話還沒說完就哽咽,更擺擺手無法繼續說下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並非蘇巧慧首次分享早產兒母親心聲,2017前台大醫院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時,她就曾帶著早產的二女兒出席,當時7歲的她才132分高。時隔4年,11歲的韶齡已長成160公分的個性少女,蘇巧慧在活動一開始就笑道,「她早上還為了誰要洗碗跟我吵架。」

台灣每年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約佔10%。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陳治平表示,國健署109年出生通報統計指出,出生週數小於37週的早產兒,佔總出生人口的8.47-10.53%之間,近年來更有微幅上升趨勢,但早產兒只要獲得完整醫療照顧並定期追蹤回診,就能如一般足月新生兒一樣健康。

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周弘傑日前受訪時提到,醫護人員稱體重不到1500公克的早產兒稱「巴掌仙子」、1000公克以下的則稱「迷你兒」,出生後都須先住到保溫箱,透過維生儀器與管線輸送養分,如同臍帶一樣幫助新生兒成長。

周弘傑提到,早產兒因器官尚未發育成熟,一般常見的問題包括呼、心臟、腦出血、壞死性腸炎等。出生時在32周以下,以及32周以上吸氧的嬰兒,因視網膜發育不全,需要定期檢查,否則容易影響視力,還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台大醫院收治過最嚴重的早產兒,出生僅350克,所幸在保溫箱住了5個月後順利出院。

近年來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未來恐衝擊國家勞動人口,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表示,行政院已於明年度總預算籌編801億元少子化對策經費,早產兒基金會也參與其中,在衛福部編列的27億「優化兒童醫療照顧計畫」上給予建議,積極照已出生的新生兒,為健康的下一代把關。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