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傷口久未癒合,醫師提醒可能罹患皮膚癌。(圖/部立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60歲的周先生發現左邊眉毛有個傷口,自行擦抹藥膏,竟沒有癒合還潰爛,就醫後經切片檢查,赫然發現是麟狀細胞癌;85歲曾姓老婦臉上長了一顆黑色腫塊,起初沒理會,但腫塊迅速長大,就醫切片後才發現是基底細胞癌,所幸這2位患者在接受部立南投醫院的腫瘤切除手術後,現已痊癒。
依據國健署公布的107年癌症登記報告,皮膚癌患者在前10大癌症發生率中,以4049名位居第8位,比前一年增加245人;部投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表示,當皮膚出現形狀不對稱、顏色不均、邊緣不規則的腫塊,痣原本的顏色改變、變大,或傷口久不癒合等症狀,都應該到醫院尋求醫師協助診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瑜芬說,皮膚癌常見的種類有基底細胞癌、麟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治療上會依腫瘤的大小、侵犯的部位等狀況來評估,基底細胞癌與麟狀細胞癌若早期發現,可以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根治,治癒機率高;黑色素細胞癌較屬惡性、易轉移,除了手術治療,後續恐需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安排。
李瑜芬提醒民眾,由於皮膚癌的危險因子是紫外線曝曬,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家族史也應留意;平時應自我觀察皮膚狀況,如果發現有上述腫瘤或痣的症狀、容易出血或傷口不易癒合,應儘早就醫檢查診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