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便觀察健康!習慣、形狀改變≠大腸癌 醫警告:2顏色超危險

放屁,屁股痛,痔瘡。(圖/記者李佳蓉攝)

▲醫師指出,以排便形狀或習慣來辨別是否罹患大腸癌不夠準確。(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已連續13年成為「癌症之王」,也因此,民眾對於大腸癌的預防更為謹慎,不過,有醫師提醒,許多健康知識提到,一旦排便形狀或習慣改變就要小心,但其實上述2者不足以辨別是否罹患大腸癌,真正要提高警覺的是大便顏色,若發現有任何不對勁,一定要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現代人因資訊流通且科技發達,對於各種疾病的病識感也較為提升,有症狀便前往醫院尋求醫師協助,不過,有些觀念並不完全正確。台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在《健康2.0-名醫觀點》中分享,較常聽到的大腸癌會有「大便形狀」及「顏色」改變就要小心的警示,事實上,形狀會改變原因可能是蠕動速度、生活習慣或睡眠不足造成,因此這並非最好的判斷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廁所,便祕,便秘,尿尿,馬桶,脫褲子。(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醫師建議,若觀察到大便有鮮血或呈暗黑色就要趕快至醫院檢查。(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邱瀚模說,以顏色而言,第一、鮮血,尤其是沒做過任何篩檢及大腸鏡的人,50歲以上大腸癌風險就會增加,因此排便完若觀察到馬桶有鮮血,千萬不要覺得單純是痔瘡引起,這種情況下最好趕快安排檢查。第二、暗黑色,醫師叮嚀,有時離肛門較遠的大腸癌,如:升結腸或盲腸,未必會出血到讓你可直接判斷,因此也一定要留意。

另外,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強調,國人的大腸癌平均發生在66歲,一般建議50歲以上國人每2年要做一次糞便潛血篩檢;至於大腸鏡則是50歲以上者要做一次,有大腸癌家族史於40歲時就得進行,大腸鏡檢查結果正常者可5年後追蹤,若檢查有息肉的話,則要視息肉的類型、大小及數量,約1~3年後再追蹤檢查。

相較於胰臟癌、肺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錢政弘說,大腸癌第一期五年存活率高達90%,隨著醫療進步治療方式多管齊下,民眾即早發現、即早就醫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