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流感疫苗怕引發不良反應! 創源「預知因」助風險評估

▲▼創源生技預知因業配。(圖/創源生技提供)

▲木生婦產科呂曜安醫師說明流感疫苗施打建議。(圖/創源生技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今年秋冬不平靜!一名年輕媽媽施打流感疫苗後心肌炎過世,引發民眾對疫苗安全性疑慮。婦產科醫師表示,流感疫苗出現不良反應可能與基因有關,且根據美國統計,僅有2.6%民眾會出現心臟相關不適,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仍建議父母和主要照顧者應接種疫苗,透過群體保護力讓寶貝免受流感侵害。與此同時,創源生技推出基因檢測服務,可幫忙了解流感併發重症風險,以及施打後疫苗能否維持較長時間防護,讓民眾更能安心接種,提升自身與家人的保護力。

秋冬是流感好發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約有5~10%的成年人與20~30%兒童遭感染,今年又逢新冠肺炎肆虐,雙病毒夾擊讓流感疫苗開打時供不應求。但隨著罕見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症候群(GBS)」與嚴重心肌炎等不良反應陸續傳出,也讓原本搶打者急剎車,診所疫苗成堆叫苦連天。

木生婦產科呂曜安醫師表示,流感疫苗是透過雞胚或細胞培養製成的「死病毒疫苗」,因為研發時間長,製程相對穩定,安全性較新興疫苗來得高。不過,近年來民眾自覺意識提升,一旦出現不適就會自主通報,才會讓副作用比例看似來越來越高。今年雖有產婦死亡案例,但其併發的心肌炎與流感疫苗關聯性還有待釐清,且根據醫學研究和臨床觀察,「接種疫苗還是利大於弊」,若民眾擔心得到流感,又害怕施打疫苗後出現發燒等不良反應,可以利用基因篩檢進行風險評估,就能同時掌握3大流感相關風險。

▲▼創源生技預知因業配。(圖/創源生技提供)

▲實驗室採集DNA過程。(圖/創源生技提供)

為了喚回民眾施打流感疫苗信心,創源生技整合基因醫學與生物資訊,於12月推出新版「預知因」,一次納入「流感風險」、「流感嚴重度」、「流感疫苗保護力」、「冠狀病毒風險」和「普通感冒嚴重度」等國人最關心的基因檢測項目。

以「流感疫苗保護力」為例,若是檢測結果為高風險的民眾,由於疫苗保護時效較短,最好每年定期接種一到兩次疫苗,以及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降低感染。如果擔心嚴重過敏反應,可於接種後先觀察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雖然低風險民眾施打後會產生較多抗體,也不容易出現發燒等不良反應,仍需定期施打疫苗,才能加強自身的防護。

創源生技執行長蔡政憲表示,「流感風險」主要是針對抑制病毒感染細胞的蛋白基因與發炎反應相關的基因進行檢測,若檢測為高風險者,因為基因位點改變,可能較一般人容易得到流感,建議在流感季前接種疫苗,增加抵抗力。

「流感嚴重度」則是從基因分析罹患流感後,是否容易引起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嚴重症狀,若是高風險者可能比其他人容易併發流感重症,更該提高警覺,在流感季前施打疫苗。

根據疾管署統計,平均每注射10萬劑,就有8.9件不良通報,症狀以發燒、頭暈、嘔吐、皮膚紅疹等居多,但偶發的嚴重不良事件,依然拉低民眾接種疫苗意願。

▲▼打流感疫苗發燒、出疹別慌,「基因檢測」找出敏感點。(圖/創源生技提供)

▲創源生技執行長蔡政憲。(圖/創源生技提供)

呂曜安舉例,上月爆出產婦接種流感疫苗併發心肌炎事件後,患者來診間最常詢問「我到底適不適合打流感疫苗?」若提問者為預產期在明年1、2月的孕媽咪,他都會建議施打;而如果是剛生完寶寶的產婦,基於幫嬰兒製造群體保護力的原則,也會建議在生產完1個月後,與家人一同接種。

創源生技新版「預知因」,除了加入民眾最關心的流感風險項目外,還另外加入「普通感冒嚴重度」與「冠狀病毒風險」,並擴增近50項藥物安全檢測。民眾採檢後約6~8週就能收到分析結果,還有專人提供免費線上諮詢。

蔡政憲提到,「普通感冒嚴重度」檢測意義,在於檢測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與鼻病毒後,是否容易併發氣喘或支氣管炎。根據統計,每年約有1~2%嬰幼兒會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住院,檢測結果可提醒新手爸媽多加注意。

「冠狀病毒風險」則是從ACE2基因分析先天體質是否容易感染冠狀病毒,像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就必須藉由ACE2受體來進入人體。雖然現在歐美等國已陸續開打疫苗,但台灣最快要等到明年第二季才打得到。民眾可先透過基因檢測讓自己有所警覺,落實勤洗手、戴口罩,透過自我防護減少被感染機會。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施打流感疫苗能降低被冠狀病毒感染或重症的機率,因此若檢測是高風險族群,也可先施打流感疫苗來幫助自己降低罹患冠狀病毒的風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