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與丈母娘同罹胰臟癌 關鍵共通點在於「嗜吃甜食」

▲下午茶。(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下午茶。(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一名57歲男子,平日工作忙碌到午餐就以糕餅零食快速解決,週末也常吃下午茶甜點套餐,然而從半年前開始,他不時出現胃部悶痛,一度以為是一般胃痛自己買藥吃,吃了半年沒有效果,體重還莫名減輕,結果在一次健康檢查才發現自己已罹患糖尿病與胰臟癌;他也驚覺自己丈母娘有同樣的不良飲食習慣,且罹胰臟癌過世,感慨飲食的重要。

該名男子健檢發現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皆超過標準值,才驚覺到自己早已罹患糖尿病。接著看到零輻射磁振造影(MRI)精密影像檢查結果,發現胰臟有一處浸潤性病灶,大小約2.5公分並壓迫到胰管、膽管、及十二指腸,經由臨床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治,確診為胰臟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男子後來意外透露自己的丈母娘也偏愛甜點,同樣有糖尿病與胰臟癌,在去年過世。他感慨「不良飲食習慣會帶著我們走向同一條路。」

食物中毒、胃痛、肚子痛、中毒。(圖/達志/示意圖)

▲胃部悶痛。(圖/達志/示意圖)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6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肥胖、慢性胰臟炎、糖尿病、胰臟相關家族病史、或是喜歡高糖份及高熱量食物,都是罹患胰臟癌的危險族群。家族中有一等親罹患過胰臟癌的人,得到胰臟癌機率大於常人3~4倍。

錢政平表示,今年8月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Oncology》發表的一項分析顯示: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體重減輕,都與胰臟癌的發病風險上升有關。其中糖尿病史在4年之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3.6~6.8倍。

錢政平提醒,胰臟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是早期難發現、無特異症狀及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且大部分的胰臟癌患者確診時,腫瘤已是晚期或是遠處轉移。建議民眾應儘快戒除不良飲食習慣,維持良好生活型態與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可疑病灶及控制危險因素,才能安心遠離胰臟癌的威脅。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