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跟白哪種麵比較健康?(圖/取自Pixabay)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除了米飯,麵條也是台灣人的主食。麵條有細麵、粗麵、刀削等,也有黃和白顏色可選擇。有些人說黃色麵條是添加色素,吃多對身體不好,真的是這樣嗎?食品技師張邦妮指出,麵條呈現黃色是添加食用鹼導致,但要多注意選購過白、過黃的麵條,且多看成分標示,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張邦妮表示,以前黃色的麵在製作時會添加鹼,讓麵粉中的蛋白質跟澱粉作用,增加Q彈口感,但有些業者會用不合法的硼砂取代;現在作法則是加入食用鹼,例如三偏磷酸鈉、碳酸鈉、碳酸鉀等合法添加物。鹼麵會呈現黃色,主要是因為在鹼性條件下,麵粉中如果含有類胡蘿蔔素、胡蘿蔔素、類黃酮素等,就會變成黃色,有些鹼麵為了呈現更漂亮的黃色,可能添加色素,一般未添加色素的話鹼麵是淡黃色的。
▲一般未添加色素的鹼麵,是淡黃色的。(圖/達志示意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麵部分也是一樣,張邦妮解釋,一般麵粉是色澤較暗的白色,如果偏白,可能是加色素或漂白劑等添加物所呈現的顏色。所以選購麵條時,不要選擇顏色鮮豔、過白、過黃,或過度Q彈的,並養成看成分標示的習慣。
不過,合法添加物也要擔心過量問題。張邦妮舉例,磷酸鹽若使用過量,可能跟血液中的鈣結合,阻礙鈣質吸收,導致骨質問題;另外,防腐劑、漂白劑、色素及香料食用過量,也容易造成喉嚨不適感、腹痛、過敏,累積在人體也可能導致肝腎負擔或其他疾病。
新聞報導常指出,有不肖業者使用不合法添加物硼砂。張邦妮表示,吃到硼砂可能引起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情形,大量食用還會有中毒症狀,例如嘔吐、腹痛、紅斑,嚴重會引起休克、昏迷,又稱為「硼酸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