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肺癌5年存活率<30%!符合「6指標」單一標靶仍能續命。(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肺癌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5年存活率不到30%,不過,台灣胸腔重症加護醫學會統計發現,部分患者就算使用單一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期仍超過60個月,其中最長更吃到17年,至今仍無抗藥性。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15)日發表單一肺癌標靶使用逾60個月臨床結果,在調查台大、林口長庚、中國附醫、台中榮總、大林慈濟、高雄長庚、高醫與成大等8家醫學中心、131位使用標靶藥物超過5年的第四期癌友,與使用不到5年便無法繼續使用單一標靶的278位癌相比較,得出6大指標,其中體適能佔了重要因素,體制能狀態較佳者,比較差者高出近8倍,無腦轉移者也比腦轉移者多出近3倍。
醫學會秘書長王金洲表示,台灣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比例較高,對標靶藥物反應較好,反觀西方人突變僅1至2成,也讓台灣佔多數有基因突變肺癌患者受益。
▲台中榮總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張基晟說明轉盤使用方式。(圖/記者嚴云岑攝)
台中榮總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張基晟表示,原則上都建議有基因突變的患者吃標靶藥物,但因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左右,經常會產生抗藥性,導致癌症惡化,因此若能提前預測抗藥性發生時間,適當搭配治療組合,將有助延長惡化時間,增加生活品質。
張基晟提到,此項研究是針對使用第一代單一標靶藥物患者進行回溯研究,發現女性、體適能較佳、手術復發為第四期、未有腦轉移或骨轉移,以及有少量轉移性病變者,使用單一標靶藥物效果更好。其中手術後復發為第四期者,比診斷時已為第四期者,勝算率多出4.2倍,因此早期診斷治療,也成了是否能繼續用藥的重要關鍵。
張基晟表示,過去醫師可能會憑記憶與經驗判斷患者能使用標靶治療時間,現在有了這份研究後,就可作為患者用藥的參考依據。學會在11月也會推出「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單一標靶使用逾60個月概率轉盤」,提供病人自我評估,希望藉此提升病人用藥信心,更願意積極治療。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15)日發表單一肺癌標靶使用逾60個月臨床結果。(圖/記者嚴云岑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