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消暑!工程師2天後慘變「血輪眼」 醫竟說與「水質」無關

▲病毒性結膜炎。(圖/陳宏吉醫師提供)

▲游泳消暑!工程師慘變「血輪眼」。(圖/病毒性結膜炎/陳宏吉醫師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都會趁夏天到游泳池消暑,一名30歲的工程師,日前與朋友游完泳後,下眼皮內側靠近眼角處出現凸起異物,轉動眼球會有刺痛感,2天後眼白更變得通紅一片,猶如「血輪眼」,就醫確診為病毒性結膜炎,還併有耳前淋巴結腫大。醫師表示,游泳感染結膜炎案例並不少見,但與泳池水質無關。

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宏吉表示,病毒性角結膜炎在夏天有微幅增加,但並不一定是在游泳過程中被感染。由於病毒是透過接觸傳染,民眾在游泳前在公共場所觸碰欄杆、毛巾等,再去揉眼睛,都有可能讓病毒竄入眼中。但在游泳過程中,台灣業者皆規定需配戴蛙鏡,「等於幫眼睛裝了防護罩」,阻隔病毒入侵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游完泳上岸的那刻才是關鍵。」陳宏吉提到,部分民眾在游泳過程被嗆到咳痰,都會直接吐到池邊排水孔中,若不小心濺到岸邊或扶梯上,就會增加病毒散播機率。而根據他觀察,泳客游完泳無論是撐著岸邊上岸,或者延扶梯離開泳池,第一時間都會將蛙鏡摘掉,過程中容易碰觸眼睛,若環境中剛好有病毒,就容易發生感染。

▲▼游泳,泳池。(圖/免費圖庫pxhere)

▲醫師表示,游泳戴蛙鏡就像幫眼睛罩了防護罩,降低病毒入侵機會。(圖/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xhere)

「引發急性結膜炎的病毒,主要有克沙奇病毒、腺病毒與腸病毒三種。」陳宏吉解釋,游泳後引發結膜炎,還是以腺病毒感染居多,該病毒潛伏期短,同常在半天至2天就會發作,通常都是一眼先有症狀,另一眼在揉眼睛時遭交互感染,若未及時就醫,可能會侵犯到黑眼球,甚至引發永久性的視力損傷。

而小朋友感染腺病毒結膜炎後,症狀更嚴重。陳宏吉提到,腺病毒在小朋友身上,容易產生許多分泌物,「多到在眼睛內側形成保護膜」,因藥物不容易穿透,回診時只能將眼皮翻過來,用棉花棒把膜刮掉。因保護膜多與眼睛粘膜組織結合,「棉花棒通常是白的進去,紅的出來。」就算已點了麻藥,小朋友還是會痛得哇哇大叫。

▲▼揉眼睛,乾眼症,眼睛過敏,過敏,結膜炎。(圖/記者趙于婷攝)

▲病毒性結膜炎通常是單眼感染,但民眾一揉眼,就會造成雙眼中標。(圖/示意圖/記者趙于婷攝)

夏天游泳在所難免,陳宏吉提醒,若要避免染上結膜炎,在入泳池前,千萬別到處亂摸,戴上蛙鏡前,也要先行洗手,搓掉病毒。

為了避免上岸時沾到病毒,他建議可採「後背式撐起法」,背對泳池邊緣,將手撐在岸上後坐起,且不要馬上摘掉蛙鏡,一定要等到盥洗室洗過手再觸碰眼睛。若不慎感染,也要盡快就醫,醫師會依症狀給予止癢或潤滑藥物,通常點1至2周,眼睛就會恢復正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