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營養恐致過動症! 中研院點名2大NG食物:少喝含糖飲

▲中研院首度發現「吃營養」可改善過動症 少吃2大NG食物!。(圖/記者嚴云岑攝)

▲中研院首發現「吃營養」可改善過動症,2大NG食物少吃!(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神經生理疾病,台灣盛行率已達5-7%,學童上課無法專心、衝動控制力差,嚴重影響課業表現。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特聘研究員所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ADHD與吃得不營養有關,愛喝含糖飲料、吃零食,都容易引發致病風險因子,間接誘發過動症發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文涵表示,過去醫界對ADHD的危險因子包括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遺傳及腦傷,為了探討ADHD與學童生活型態和環境關係,她與台灣大學、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合作,從大台北地區31所小學招募216位病童,與條件相似的病童進行研究,從過敏現象、飲食型態與血液測量值等差異,推算危險因子的數目與疾病關係。

▲中研院首度發現「吃營養」可改善過動症 少吃2大NG食物!。(圖/記者嚴云岑攝)

▲研究團隊比較ADHD學童與正常學童的飲食型態差異。

ADHD在臨床上的4個風險因子,包括貧血、血清素偏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與免疫球蛋白(IgE)偏高,後兩者與過敏發炎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同時有2種以上過敏症狀的學童,得到ADHD機率比常人高出2.34倍;4風險因子皆異常者,機率則飆升至6.5倍,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雜誌《臨床醫學期刊》。

「過敏與過動機制是重疊的,因此改善過敏症狀與減少致敏飲食,都有助改善過動症狀。」潘文涵表示,檢視過動兒與非過動兒的飲食型態發現,ADHD組學童蔬果、水果、蛋白質類等營養性食物攝取頻率明顯較低,高糖、高油等不營養食物攝取率卻偏高。

▲中研院首度發現「吃營養」可改善過動症 少吃2大NG食物!。(圖/記者嚴云岑攝)

▲潘文涵研究團隊發現,過敏種類越多,ADHD風險也越高。

潘文涵提到,不營養的飲食包括燒烤、油炸食物、甜食等,小朋友愛吃的科學麵、含糖手搖飲等,也是致敏風險因子。而此次研究也首度發現,ADHD孩童血液中的無機磷酸鹽偏高,此化學物質常見於加工食品與含糖飲料等,若未妥善控制,未來恐增加腎臟病發生風險。

潘文涵表示,ADHD病因複雜,但定期篩檢過敏症狀、檢測相關的臨床生化數值,以及執行飲食評估並不困難,建議過動兒的父母,應瞭解孩子是否具有過敏體質及貧血問題,也可多讓孩子食用蔬菜、水果、全穀類、核果、優質蛋白質等營養食物,推測若能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修復營養生化狀態,應有助於過動症病況改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