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洗完柔順並不好,可能是產品添加矽靈或四級胺類成分。(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文/微笑藥師
整天的繁忙後,來個舒暢的沐浴,真是一大享受,尤其是水流過髮間,洗卻所有煩悶。但你是否有仔細看過手中洗髮產品的成分呢?微笑本周想與大分享選購洗髮產品需注意的重點。
一、洗髮產品的主成分
洗髮產品,顧名思義,主要成分當然就是具有清潔效果的介面活性劑,其次才是各種宣稱功效的活性成分,以及其他添加物:增稠劑、珠光劑、保濕劑、香精、色素、螯合劑。
人類使用最早的界面活性劑俗稱肥皂,其化學簡式為RCOOM(R:長鏈烷基,M:鹼鹽),所謂界面活性劑就是一個分子中同時含有長鏈烷基(脂肪酸等)之親油基及足以使油性部份在水中分散或溶解之親水基的化學物質總稱。
添加於洗髮產品中,宣稱各種功效的成分事實上發揮的作用著實不大,所以挑選洗髮洗品最重要的避開可能自己不適合的成分。另外左右民眾選擇的因素,非個人喜好莫屬,例如有的習慣便利型的洗髮劑,有的崇尚添加物較少的洗髮粉,各有其利弊。
二、挑選注意事項
翻到洗髮產品背面,總會看到許多密密麻麻的成分,總令人眼花撩亂,但以下三個重點,千萬要放大眼睛去檢視!
頭皮敏感 避免過強的清潔成分(皂鹼或SLS)
皂類多含皂鹼,偏鹼性(pH值約8-9),去油性佳,洗完頭會覺得乾爽,但頭髮會比較乾澀,那是因為鹼性會讓頭髮毛鱗片強制張開,造成髮質傷害。十二烷基硫酸鈉又稱月桂基硫酸鈉 (Sodium lauryl sulfate,SLS),因具有優異的去油、乳化和發泡力,清潔力極強且廉價,被廣泛應用於洗卸用品的介面活性劑。
但研究指出由於SLS過強的去油效果,過分帶走保護皮膚表面的皮脂膜,長期下來將使得皮膚自身的防禦能力降低,變的較為脆弱且敏感,甚至較易引起皮膚炎。臨床研究結果亦顯示,SLS如接觸到頭皮表層,較容易引致脫髮或過敏反應,所以乾性頭皮及敏感性肌膚的民眾,盡量避免長期接觸SLS介面活性劑,目前台灣衛生署規定 SLS 成分含量不得超過產品總量的 0.2%。
▲專家提醒,站在頭皮健康上,要避免使用含矽靈的洗髮精。
注意化學防腐劑(MI/MCI) 致過敏率較高
Methylisothiazolinone(MI)及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with Methylisothiazolinone)(MCI)是化粧品中常添加之防腐劑,法規限定MI使用限量為0.01%(且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MCI使用限量為0.0015%,(使用於沖洗掉產品,限量0.1%)。
但縱使在合法的添加濃度下,仍可能會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和刺激,甚至有過敏的狀況。故在皮膚較薄或較敏感的部位盡量不要使用含有高致敏性的防腐劑(例如MI、MCI或甲醛釋放劑)的產品。
洗完柔順並不好 可能添加矽靈或四級胺類成分
矽靈的表面張力低,且具有好的潤滑力,可以在頭髮上形成一層很薄的保護膜,讓洗髮後不平整的毛麟片變得光滑柔順,常用於潤髮,但這只是「短暫性」的效果,下次清洗就沒有用了。
一般美妝品使用矽靈並沒有問題,但是否可用於頭皮,令人存疑!洗髮精重點在於「清潔」,頭髮洗後因為毛鱗片打開而感到澀澀的是自然現象,如果頭髮真的過於乾澀甚至打結,可以搭配添加矽靈(或含矽化合物)的潤髮產品即可。
但站在頭皮健康的立場上,雖然大部分的矽靈是可以被沖洗掉的,還是應該避免使用含矽靈的洗髮精,因為矽靈對於「清潔頭皮」沒有幫助。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