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變化,注意心血管疾病找上身。(示意圖/記者周姈姈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以為每天運動就一定會有健康的身體嗎?小心心血管疾病突襲!台中一名年僅40歲的楊先生,不僅天天游泳,每個月也騎70公里自行車2~3次當作運動,卻在參加百公里的自行車活動中突發心肌梗塞倒地,送醫時無生命跡象,醫護人員不放棄4度搶救,才穩住呼吸、心跳撿回一命。
光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劉柏亨指出,楊先生到院前無生命跡象,經搶救後7分鐘恢復心跳,但之後心臟又斷斷續續出現顫動或停止情形,急診續施以心肺復甦術和去顫電擊3次,總算將楊先生的生命跡象穩定下來,續交給心臟內科夏主任做緊急心導管手術。
光田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心臟內科主任夏治平指出,秋冬時節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提醒民眾保暖,也別忘定期做心血管檢查,尤其是有冠心病家族病史、男性年齡超過45歲,女性超過55歲或已停經、抽菸、肥胖、有三高問題的心血管高危險群要更要提高警覺,且避免過度的情緒起伏,尤其選舉快要到了,往年每到選前多會有病患因情緒激動導致心臟不適,提醒民眾情緒管理也是護心之道。
▲心臟內血管若阻塞、狹窄即有心肌梗塞的風險。(圖/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夏治平解釋,楊先生正值青壯年,有很好的運動習慣,且家族沒相關病史,推測可能和抽菸、長年未追蹤健康情形,及忽略心血管疾病初期胸悶痛的不適症狀,加上勉強自己從事長時間且高強力運動(騎自行車)有關。並提醒民眾,在秋冬季運動時一定要做足暖身運動,持續運動30分鐘後要休息,視個人體力狀況再繼續;進行高強度運動時,掌握「漸進方式」訓練。如果運動過程出現暈眩、噁心、胸悶痛、吞嚥困難,甚至是渾身無力等徵兆,就要立即停止運動,且運動時身邊最好有人,預防倒地無人知的憾事發生。
對於從鬼門關前撿回一命,患者楊先生則表示,他左胸靠近肩膀處斷續偶有輕微不適,懷疑可能是運動傷害,還去看骨科、做復健,但不適感仍偶爾會發作,事後回想,可能就是和心臟問題發出的警訊。
▲緊急為心肌梗塞病人實施心導管手術。(圖/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劉柏亨指出,心臟有3大主要冠狀動脈血管,楊先生就堵塞2條,且右冠狀動脈100%完全堵塞,因此左前降枝延伸出側枝循環血管供應右側心肌所需血氧,然而左前降枝前端也已狹窄且堵塞70%,所以當楊先生從事高強度運動時,左前降枝血氧供應不足,導致心肌梗塞。急救當下已順利在左前降枝狹窄處置放塗藥支架,需待楊先生體力恢復後將再續治療右冠狀動脈堵塞。
▲患者心臟血管左前降枝前端已狹窄、堵塞70%。(圖/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心臟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黃金時間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患者在症狀發作後的3~6小時內是黃金期,所以當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應把握黃金時間,於90分鐘內送醫進行心導管手術治療,這樣不僅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亦能提升術後復原狀況。
▲術後,病患心臟血管恢復,不再狹窄。(圖/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