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類固醇「一吸定終生」 專家用「數據」要氣喘患安啦!

▲氣喘資料照。(圖/記者嚴云岑攝)

▲氣喘資料照。(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每當天氣轉涼、日夜溫差大,氣喘患者容易因呼吸道腫脹、泛紅或分泌黏液造成呼吸不順,甚至發出咻咻的喘鳴聲,此時就需靠「吸入性類固醇」抑制發炎,然而,台灣氣喘委員會調查顯示,高達7成患者認為應少用氣喘藥,以免終生受類固醇控制。對此,食藥署表示,吸入性類固醇劑量遠比口服來得低,不建議民眾自行減藥。

食藥署在《食藥好文網》表示,氣喘患者平時控制症狀所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只會直接作用於肺部呼吸道,不經消化道吸收和血液循環,能避開絕大多數的副作用,所以不至於發生像「口服類固醇」隨著血液遍及全身,進而引發全身性副作用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此之外,吸入性類固醇在劑量上遠比口服劑型低很多,吸入性類固醇劑量100μg約相當於一顆口服類固醇的1/50,在一般中低劑量之下,並不常造成體重增加、高血壓、面皰、胃潰瘍等副作用。

假如患者擔心副作用而不按時服藥,放任氣管發炎,往往必須改採口服類固醇治療,以降低急性嚴重發作的機率。但根據台灣氣喘諮詢協會資料顯示,一次口服療程所使用的類固醇劑量,約相當於使用4年吸入型類固醇的劑量。

食藥署表示,氣喘患者若自行停藥或減藥,後果相當危險,萬一碰上天氣變化、接觸過敏原或是感冒,很容易誘使氣喘急性發作,甚至演變為呼吸衰竭,必須插管治療。臺灣曾經發生患者平時不按醫囑用藥,結果導致氣喘極重症發作,最後差點送命的案例,建議民眾一定要配合醫囑用藥,切勿被錯誤觀念影響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