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患者賴先生發病時手腳無力,北榮周邊神經科主治醫師林恭平幫他確認手部狀態 。(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今年60歲的賴先生,3年前莫名出現手腳麻木、無力、如針般刺痛無法上階梯,還伴隨腸胃不適、便秘拉肚子交替困擾,最後判定為「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台北榮總參與跨國臨床試驗,利用小分子干擾核糖核酸的機轉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並延緩病情,未來可望成為患者的一線曙光。
賴先生回想,自己原本是每天騎車,還會去爬百岳的人,身體狀況相當良好,然而確在57歲時突然出現症狀,那半年來在中部輾轉就醫3家醫院仍找不出原因,日常生活大受影響,爬不了樓梯還拿不好筷子,讓他苦不堪言。賴先生的一名堂叔也有類似症狀被診斷「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因為有家族的病史,他被轉往台北榮總,確認是相同的疾病。
▲賴先生家族中,除了他(紅色)以外還有其他家人患病。(圖/台北榮總提供)
收治個案的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治醫師林恭平表示,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是一種罕見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疾病,在台灣推估有100到150家族有此類疾病,發病年齡男性約55歲,女性約65歲。
疾病主要原因是轉甲狀腺素(transthyretin)發生基因突變,造成類澱粉纖維囤積在人體器官組織上,且無法被有效清除而引發症狀,可能侵犯腦膜、心臟、血管、其他臟器或腸胃道系統、眼睛還有周邊神經系統,影響相關功能。
林恭平指出,如果侵犯到腦部,可能會引起急性失智,若侵犯在眼睛則可能引發失明,侵犯腸胃道系統就會造成患者不斷腹瀉,連出門都有困難,嚴重影響到生活。在台灣的個案則主要侵犯周邊神經與心臟,可能會有手腳無力等症狀,也可能引起心律不整、心肌梗塞。
患者通常發病到死亡約8至10年,可能第一次來門診還是走的進來,1年後回診就變成坐輪椅,接下來可能會面臨8到9年的臥床情況,最後失去生命。
▲台北榮總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記者會 ,賴先生(中)和妻子(右二)出席分享經驗。(圖/記者洪巧藍攝)
林恭平指出,目前相關治療,若是50歲以前發病的患者可以使用肝臟移植來改善,然而台灣的個案發病多在50歲以後,則會使用藥物幫助延緩神經病變惡化,但效果卻十分有限。
國際上有研究團隊利用小分子干擾核糖核酸的基因治療,可降低產生突變轉甲狀腺素蛋白及其後續的囤積,進而有效控制、延緩病情,台北榮總參與跨19國家、共225名患者的臨床試驗證實療效,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7月刊登在國際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賴先生也是該臨床試驗的一員,透過每3週接受注射1次,突變轉甲狀腺素蛋白降低至原本的20%以下,至今仍可自行走路,其他身體機能也恢復穩定。
林恭平表示,該款藥物已經在今年8月獲得美國FDA核准,台灣尚無藥證,得靠專案申請,不過預估未來也有機會引進台灣,讓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患者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