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可以透過皮膚毛孔將毒素拔除。(圖/翻攝自pixabay)
文/瑞恩‧尼辛斯基
黏土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跟礦物質,可以幫助人體排毒,提升免疫力,但要讓大家直接吃土,可能還會有點抗拒,不妨試試黏土的外敷效果,自製黏土面膜、泥膏包等,阻止細菌增加、防止腐爛與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這些方法應用在治療皮膚病、痤瘡、癤子與傷口時非常有效。
1.泥膏包
泥膏包可以用於醫治神經炎、坐骨神經痛(面臨這種情況時,建議製作成一大片敷蓋住臀部與腹部)、局部疼痛與發炎,以及皮膚病的發作部位。要製作泥膏包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將黏土與水混和,調成黏稠的糊狀。
2.在布片或紗布背面均勻塗開(最好將黏土塗成厚厚的一層)。
3.敷至患處並加以固定,按需要的次數更換。
此外,在醫治斷骨、拉傷與扭傷時,泥膏包作為輔助的治療手段,也可能很有用,原因是據說泥膏包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
2.黏土藥膏
取一團黏土,將這團黏土浸泡於冷水中兩小時。把水倒掉,將所有砂礫或異物都去除乾淨。接著,加入由下列任一種草藥所泡製成的茶水:金絲桃草、皺葉酸模(yellow dock) 或木賊草(horsetail)。
要泡製這些茶水,請選擇一種草藥,取約三十公克的份量,加到約四百七十五西西的水裡,用小火煮十到十五分鐘,然後過濾。再來,將足量的茶水加入黏土中調成膏狀。
這種藥膏可以大量敷用於任何潰瘍或疼痛部位,每四到六小時應該換一次藥,換藥的間隔取決於患處的嚴重程度及分泌物的多寡。你可能會想在就寢前敷上藥膏,讓藥膏的藥效保持一整晚。
3.黏土面膜
黏土面膜能夠深層清潔毛孔,使死掉的細胞脫落,讓皮膚柔軟又乾淨。這種面膜可改善皮膚的循環狀況,對鬆垂的組織產生收縮的作用;臉部肌肉也會因為敷用黏土面膜而變得更有彈性。
在製作面膜時,你可能會想要單獨使用黏土,或是將黏土與其他數種材料混和。
▲黏土常被用來治療皮膚病。(圖/翻攝自pixabay)
以下是一種做法的材料:
取約八十五公克的黏土、一顆蛋,以及相等份量的蜂蜜與冷水,加入多少蜂蜜能決定面膜的保濕能力。
皮膚乾燥的人或住在氣候乾燥的地方,加入的蜂蜜應該要比水來得多。有油性皮膚或是居住地氣候潮濕的人,則可少加點蜂蜜、多加點水,以製作出較具吸收力的面膜。將面膜敷到臉上,而後靜置大約二十分鐘,接著將面膜洗掉、擦掉或抹掉。在製作好面膜後,你可以把剩下的敷面泥冷藏在冰箱裡。
4.泥浴
你可能早已聽說過,最近泥浴成為了熱門話題。泥浴的步驟相當簡單,它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帶來許多好處。由於黏土可以發揮很強的牽引效果,因此在洗浴時,黏土有能力透過皮膚的毛孔將毒素拔除。泥浴的準備步驟很簡單:將約1.8公斤的皂土(你大概不會想用昂貴又能食用的蒙脫石黏土)倒進浴缸裡。
請從水龍頭的位置,將黏土以很慢的速度倒進正從水龍頭流出的溫水裡,再用湯匙或攪拌棒攪拌浴缸裡的水,讓黏土顆粒不會黏在一起。 泡在浴缸裡二十到二十五分鐘,接著起身,用蓮蓬頭沖洗身體。
現在還不要把浴缸裡的水放掉,必須讓這缸黏土溶液靜置一段時間(不超過三、四個小時),黏土才會沉澱到浴缸的底部。這時你有好幾項選擇:
你可以把浴缸裡的水放掉,不過我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會導致排水管堵塞。比較好的做法是將上面的水舀出來,倒進水槽裡(之後你可以將這些水用於施肥或是倒到院子裡)。
在把水舀光後,你或許會想看看黏土現在的樣子。有人說浴缸底部的黏土顏色會有所改變,可能會變為深棕色或黑色,這是黏土中滿含被吸收與吸附的毒素後,應該會呈現的結果。
黏土的其他運用方式
1.在淋浴時代替肥皂作為擦洗身體之用:將黏土與水在手掌上混和,抹在身體上,再沖洗乾淨。
2.敷全身:將黏土調成糊狀,塗到脖子、肩膀、胸部、手臂、雙腿,敷在身上,而後靜待它乾掉,再沖洗乾淨。
3.幫全身去角質:等身上的黏土乾掉後,不把它沖掉,而是將它擦掉或抹掉,以去除更多的死皮並促進循環。
4.治療曬傷與燒燙傷:將黏土調成糊狀敷於患處,以協助去除紅腫,緩解疼痛。
5.治療昆蟲螫咬:將黏土調成糊狀敷於患處,然後靜待它乾掉,接著把黏土沖掉再重敷一次。
6.治療腳痛/身體疼痛:可以將黏土加入泡腳水或洗澡水裡,這能讓你更加放鬆。
本文摘自《全臺第一本神奇的黏土療法入門指南》/瑞恩‧尼辛斯基(健康研究順勢療法作家)/ 柿子文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