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電梯裡有人,你會選擇站在哪個位置?(圖/本報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觀察過嗎?一進入電梯,聊天聲停止,吃東西的嘴巴也暫停咀嚼,翻包包的手安份地放下,大家不約而同看著樓層數字或手機。為何會這樣?專家說,狹小空間形成一個小群體,人們為了避免衝突而產生心理壓力,不得不遵守相同的規範,加上心理距離的打破,為了避免威脅、曖昧等感覺,人們拒絕了交流。
心理諮詢師郭瑞在《生命時報》撰文表示,按了電梯按鈕,等待的這段時間考驗著一個人的耐心,在門口來回踱步,往往反映出敏感的神經;頻繁按按鈕,則是急性子,是講究效率和更易情緒化的映射;而只盯著電梯顯示樓層,安靜等待的人,則更理性、穩重,做事更有條理。
▲等待電梯的這段時間考驗著一個人的耐心。(圖/記者陳家祥攝)
郭瑞進一步指出,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曾經做了一份研究發現,進入電梯後一個人可以隨意站,兩個人時呈對角線,三人時呈三角形分布,四人則各自站一個角落,以此最大限度地保持彼此距離,排列組合,最終像骰子上的點位一樣挪動。
研究分析,這是因為心理距離的存在,也就是心理上的警覺。心理學家海杜克認為,每個人周圍都有一個「氣泡狀空間」,大小大約是前後一公尺左右。乘坐電梯時,這種私人空間的邊界被打破,人們會因此感到尷尬、緊張和不悅。因此,人們會自覺站得離他人儘量遠,例如站到角落裡。
▲在尷尬的空間,很多人會選擇當低頭族。(圖/CFP)
郭瑞表示,電梯有人進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規矩很簡單,調整站位,仰望天花板,看手機或看顯示的樓層數,保持一致的行動,不講話、不對視。這是因為狹小的電梯空間裡,幾個人形成一個小群體,人們為了避免與群體發生衝突而產生心理壓力,不得不遵守相同的規範。同時,由於心理距離的打破,為了避免與陌生人產生威脅、曖昧等感覺,人們拒絕了交流,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郭瑞進一步解釋,密閉沉默的空間,會加劇壓抑感,人們會避免視覺接觸,而看天花板和樓層數字則是一種壓力轉移和自我逃離期望。「跳動的樓層數字有『不斷解放』的意味,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焦慮。看手機,則把自己包裹在獨立的空間內,尋找自我安全感。」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