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事全怪高血脂?元兇「壞膽固醇」反而沒人管。(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60歲張總注重養身也有定期運動,但3年多前出現胸悶、疲累、體力變差,原以是老化現象,就醫後確診冠狀動脈心臟病。之後1年間,他嘗試各種保健品,卻始終忽略對壞膽固醇的控制,前年年終連日參加應酬,心肌梗塞復發,撿回一命後,他配合醫師建議控制壞膽固醇,終於把血管中的斑塊穩定下來,至今再也沒發作。
「高血脂」會導致冠心病、周邊動脈疾病或腦血管疾病的關聯性已廣為民眾熟知,但許多人都忽略了其中的「壞膽固醇」,才是造成冠心病及周邊動脈疾病的元兇。
台灣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暨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醫師指出,壞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硬化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並讓動脈粥狀硬化的斑塊,在復發高風險季節,如果高風險病患的壞膽固醇又控制不佳,大於目標70 (mg/dl),冠心症再次發作就像是藏在體內的未爆彈,隨時可能引爆,導致心肌梗塞再次發生,甚至有奪命風險。
▲壞膽固醇容易在血管中堆積成斑塊,讓血液流不回心臟,造成冠心病的發生。(圖/達志示意圖)
王宗道表示,高風險病患包括,曾罹患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等冠心病、糖尿病或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等族群。根據今年在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ACC)發表研究,壞膽固醇超過170,高風險患者復發心血管事件機率超過25%,而越積極控制到70以下,復發機率降低到5%以下。
歐洲心臟學會治療目標建議,高風險病患的壞膽固醇應降低至少一半以上,每降39 mg/dl 的壞膽固醇,可減少22%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隨著聖誕節、年終、跨年及春節連假接踵而來,大量聚餐與應酬,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王宗道建議,控制壞膽固醇,除了配合醫師接受藥物治療外,待病情穩定才能停藥外,還需從飲食做調整;此外,40歲以上的男性及50隨的女性也要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若壞膽固醇太高,就要盡快接受治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