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緒勒索有可能嚴重到想自殺,失眠和焦慮是一種警訊!〈圖/達志示意圖〉
實習記者張舒芸/綜合報導
一位32歲的女性空服員因10多年來長期受失眠困擾,又與母親關係緊繃,情緒壞到想自殺,經精神科醫師評估,接受臨床心理師治療一段時間後,不但取消自殺念頭,也逐漸遠離安眠藥的依賴。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白世安表示,在他輔導的個案中,約有7成的患者深受失眠折磨。
這位貌美的空服員,當學生時就有不愉快的經驗,揮抹不去的痛苦,20多歲就罹患失眠,靠著安眠藥才能入眠,後來當上空服員作息更加不規則,一上飛機就焦慮不安,睡眠品質更加惡化,又遭逢家庭變故與母親的關係不是很和諧,情緒近乎崩潰,到醫院精神科看診,給她藥物治療外,建議她接受臨床心理治療。
白世安表示,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個案,心理和生理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像難於鬆開的繩結,緊緊交纏著患者的身心。經8次的心理療程,他教導患者腹式呼吸訓練、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想像式放鬆訓練、冥想感覺訓練等,讓患者從專注、放鬆、轉念、靜心到解放身心,循序漸進到加強自我訓練。結束療程後兩個月,醫生說患者有打電話來表示她不想自殺了,睡覺品質也改善很多。
▲醫師幫患者進行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圖/澄清醫院提供〉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招式之一。〈圖/澄清醫院提供〉
另一位35歲的男性患者長年失業又要照顧失能的父親,導致嚴重失眠,只好整夜都打電動遊戲,結果情況更糟糕,甚至想到要和父親同歸於盡的念頭,經精神科醫師建議接受了臨床心理治療。
白世安指出,此個案增加反思覺知的訓練和信心建立訓練,輔導他發覺自己的長處,從教導寫求職履歷到面試的模擬,幾個月後捎來好消息,已找到工作,並安頓父親到安養院。這位患者還說,經心理治療後,他深深感覺自殺是蠻恐怖的,好好活下去最重要。
他表示,這些患者接受臨床心理的訓練後,自己回家後能夠照著步驟自我勤練,得到的效果會更顯著。他在執行臨床心理治療中發現,在失眠和焦慮的患者中,常伴隨有工作壓力、失業、親子關係不良等問題最多。有失眠和焦慮的民眾最好即早尋求精神科醫師診療,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會做最好的評估,接受臨床心理治療是讓患者藉由種種自我訓練和認知,看見內心深處的自己,跳脫情緒勒索的陰影,在治療過程中將獲得雙重效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