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文/蘇凡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過「記憶力不好」的情況,尤其年紀大了,記憶力下降也是正常退化的現象之一。但這幾年「失智症」的議題隨著電影、新聞的播報,慢慢地讓更多人熟知,並開始形成警覺,許多人不禁要問,我到底是「正常老化」?還是有可能已經失智了呢?
愛長照已經整理了兩種檢測方式給大家:
而台灣失智症協會以及美國失智症協會,皆提出了「失智症十大警訊」,愛長照也在此整理給大家,若有符合,甚至是多項符合時,就請趕快諮詢專家做進一步的檢查,或到記憶門診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早期發現才能延緩惡化,沒有生病時,也不用老是自己嚇自己:
一、記憶力衰退或異常
忘記事物的頻率變高,容易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初期會出現忘記人名、電話號碼、接過電話等情形,可能會重複購物、重複吃藥等,而且經提醒也不復記憶。
▼長者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二、無法勝任熟悉的工作
處理以往熟悉的日常生活技能將漸行困難,例如:英文老師會不知道什麼是「book」、銀行員會無法數鈔、廚師做菜走味等等。
三、說話表達困難
每個人說話時偶爾會找不到恰當的字眼,但失智症患者卻連簡單的字也忘了,或用不恰當的詞句,結果讓別人聽不懂他們說什麼。失智患者於談話中可能有困難,無法跟上或參與討論,語句可能中斷、重複或不知如何進行。
四、對時間、空間概念感到混淆
一般人可能會忘記時間或突然忘了自己要前往何處;但失智症患者甚至於在自家附近,卻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忘記如何回家。
五、判斷力、警覺性減弱
失智症患者判斷力會漸漸變差,頻繁地做出不好的抉擇或行為偏差。例如:常因搞不清楚氣候變化而穿錯衣服,可能會在熱天穿著厚重衣物;買了不新鮮的食物等等。
▼長者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六、無法思考複雜的事物
一般人在處理複雜帳目時,偶爾也會收支不平衡;但失智症患者卻完全搞不清楚數字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處理。他們比較無法專心,且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以前熟悉的事情。
七、東西擺放錯亂
常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例如:把花盆放在冰箱,或把手錶放在糖罐內。失智患者在東西搞丟之後,無法回頭尋找,且時常指控他人偷竊。
八、情緒及行為的改變
失智症患者常會情緒起伏不定,且喜怒無常。
九、個性急劇改變
失智症患者會出現明顯的人格改變,例如:迷糊、猜忌、疑心病重、憂鬱、焦慮、易怒、失去自我克制或沈默寡言、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
▼長者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十、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
一般人雖然有厭倦家務、工作或社交活動的時候,但大部份的人很快便可恢復;失智症患者則會變得很被動,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睡眠量增加,需要不斷地誘導與鼓舞。
▼失智症十大警訊。(圖/愛長照)
本文經授權轉自:愛長照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NEWS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