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揭開「飲食5大迷思」 別因減肥不吃主食了!


▲食物不分好壞,只有不好的飲食習慣。(圖/取自librestock網站)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現今網路資訊豐富,在鋪天蓋地的營養資料前,很多人常被未經科學證實的飲食言論牽著走。過去在美國《Huffington Post》網站就曾刊載一篇文章,總結出5大飲食迷思;此外,《生命時報》也採訪專家,將為民眾們撥開雲霧,為健康做好把關。

1.食物分「好」、「壞」?
美國營養師Elisa Zied認為,食物被扣上好食物與壞食物的帽子,這說法實在太武斷,她也不喜歡這樣的說法:「沒有絕對的壞食物,只有不好的飲食習慣。」人們即使不是吃最有營養的食物,也不該感到內疚或覺得羞恥,吃飯應是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之一。

對此,武警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劉慶春則表示,很多人攝入過多脂肪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但這對於貧困地區營養不足的孩子而言則不太適用;因為脂肪也有「好」的一面,能夠促進生長發育與提供能量。

2.少吃主食更健康?
美國營養學會發言人Marjorie Nolan Cohn指出,主食為飲食基礎,而低碳化合物飲食並不科學,可能導致口臭、腹瀉及精神疲勞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也表示,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為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物質,對於維持神經與心臟功能、增強耐力與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義。

▼碳水化合物為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圖/達志/示意圖)

3.精製米麵最養生?
美國營養專家Katherine Brooking說,長期食用精製食物無益健康,有時吃點粗糧反而較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家劉慶春表示,米麵加工過細會損失大量營養,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B及礦物質。所以每天吃點五榖雜糧才是明智的選擇。

4.水果含糖量太高?
美國知名飲食作家Dawn Jackson Blatner說:「雖然水果中的確含有天然糖,但其伴隨豐富的營養,如維生素C及纖維,適量攝取無需過度擔心。」水果中的糖占5~10%,還裝載很多營養物質,如維生素K、葉酸等水溶性維生素、花青素、膳食纖維與礦物質等。適量攝取水果有利身體健康。

5.晚餐要吃最豐盛?
為了趕上班上課,很多人早餐、午餐常常隨便吃,晚餐才吃得特別豐盛?美國營養專家Joy Bauer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忽略早午餐將影響白天的工作狀態,而太看重晚餐則會肥胖、影響睡眠。

馬冠生建議,一日三餐能進行簡單合理的分配,如早餐可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均占30~40%。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