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堅果要睜大眼睛 發霉易生黃麴毒素恐致死

▲堅果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說到過年的零食,堅果總是站著一席之地。不過,你邊看電視邊吃堅果,可不要閉著眼睛往嘴裡扔,因為堅果在收穫和儲存時一旦保存不當易生霉,專家就提醒,吃堅果請先瞪大眼睛瞧一瞧。

堅果包括樹堅果和植物種子,常見的有核桃、腰果、松子、杏仁、開心果、榛子、花生、葵花子等。根據研究,每週吃堅果50克有益健康。不過,上海《新聞晨報》引述上海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會長顧振華指出,堅果在收穫和儲存時若操作不當易發生黴變,尤其胚芽部位更易發生黴變,產生黴菌毒素;另外堅果油脂含量較高,油脂也可能變質腐敗,因此要特別注意堅果挑選以及儲存環境,在乾燥、陰涼處存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報導,對於堅果類食品來說,最大的風險是容易發黴,尤其是花生、豆類,內部的胚芽部分更易發黴。如果一整顆花生發黴,會很容易發現,但若是花生內部,只有掰開兩半後才能看見的那個中間的突起部分,也就是胚芽發黴時則較難發現

▲花生示意圖。(圖/東森新聞)

報導還說,花生、開心果等堅果發黴時容易滋生的黃麴毒素,這類物質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其中毒性最強的是黃麴毒素B1。動物實驗中,黃麴毒素B1的毒性比氰化鉀強10倍,可以對肝臟細胞和腎臟細胞造成很大的損害,中毒者有可能因為肝臟衰竭和尿毒症死亡。如果一次攝入大量的黃麴黴毒素,會出現急性的中毒症狀,而即使一次攝入的黃麴黴毒素沒有達到中毒的劑量,長期低量地攝入黃麴黴毒素仍然十分危險。

另外,堅果的油脂含量也比較高,容易變質腐敗產生一股難聞的味道。報導指出,堅果中的油脂被氧化後,不僅營養價值大打折扣,而且油脂氧化產物可能產生有毒的醛類和酮類物質

無論是發黴還是油脂變質腐敗,都需要在較為潮濕的環境,因此,為堅果準備一個乾燥的儲存環境十分重要,真空包裝的更佳。不過,報導也提到,容易被忽略的是堅果的儲存溫度,堅果發黴時容易滋生的黃麴毒素,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6℃至28℃,溫度越高,黃麴黴菌生長越快,而一旦在28℃至33℃的溫度,濕度在80%以上的環境中,黃麴黴菌很快能分泌毒素。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