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總醫師蘇炯睿指出,神經遭疤痕壓迫導致麻痛,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無力現象。(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一名陳姓男子肱骨骨折,一年後拔掉鋼板後出現橈神經損傷,手腕伸肌出現典型之垂手現象,神經肌電檢查出現嚴重神經軸突受損,在拔除鋼片2個月後,遠端肌肉仍無任何神經再支配的現象,手臂麻痛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經仔細檢查,發現是神經遭疤痕壓迫導致,經以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治療,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無力現象。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總醫師蘇炯睿指出,陳姓患者橈神經在肱骨以螺旋狀的路徑繞過,因此在肱骨受傷後,疤痕組織往往與神經密不可分,導致在移除鋼板後無法避免的受損。然而,神經的受損並沒有在手術結束後而結束,就如同皮膚表層受傷後會結痂,在手術後,疤痕組織仍會繼續生長,包覆住神經,造成神經內部的微小血流阻塞,而影響神經的修復,造成神經的第二度傷害。
傳統的處理為做疤痕的復健按摩,做神經的滑動運動,若復原不佳則開刀做神經鬆解手術,接神經,或做肌腱轉移手術。陳姓患者復建2個月效果不佳,最後接受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以5%葡萄糖水將橈神經與周遭之疤痕組織做分離,疼痛的問題在第一次神經解套注射的1週後有明顯之改善,動作部分則在1個月後有了第1次的手腕翹起之動作。
在經過完整之6次治療,每次間隔2週,再輔以超音波軟組織監測(ARFI)規律監測疤痕生長狀況,6個月後的現在,患者除食指伸肌尚未回復外,其他皆明顯改善,最近一次神經傳導檢查也證實了神經再支配。
另一位蔡先生長期有下背痛的問題,合併有嚴重之麻痛感在右小腿外後側,但臀部及大腿則無任何不適,過去曾做過右下背脂肪瘤切除手術。小腿疼痛嚴重時走路一跛一跛,疼痛不已,而在疼痛時,用熱毛巾敷在開過脂肪瘤疤痕的位置時,可達到小腿症狀緩解。核磁共振顯示為中度脊椎盤突出,做復健拉腰數月無改善。
因其麻痛的方式與常見之坐骨神經痛不同,其麻痛跳過臀部及大腿為非連續性,又發現其小腿之麻痛與背部之疤痕有關,懷疑為傳導痛。在超音波底下,可發現在背部的開刀位置,自表面往深層5、6公分處,皆有細小之神經,因周遭之疤痕壓迫而腫大。
在接受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時,其小腿之麻痛在做完神經解套的瞬間完全消失,疼痛之消失也隨著做治療的次數越多而持續的越久。在經過大約15次的治療,從一開始1週1次,2週1次,到1個月1次,現在已追蹤半年無復發,僅疤痕處些微痠痛。
蘇炯睿醫師說,綜觀上述兩個病例,皆因神經受到慢性之壓迫而有不同程度之症狀。但光靠神經解套注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在人體內,周邊神經走在筋膜間,且穿梭在不同的筋膜之中,在一些慢性發炎的位置,慢性摩擦的地方,或從A筋膜要穿到B筋膜的位置,皆容易產生沾黏而慢性神經發炎導致疼痛。
因此,若是因為關節不穩定而導致的筋膜失常,則需要做增生療法或自體血小板(PRP)注射於受損之韌帶(非關節內注射),若是有嚴重之關節內結構受損,如半月板破損無法靠自體修復或注射修復,則需要接受開刀修補或切除部分無法再生的部位,若神經受損的過於嚴重,也可將自體血小板注射於神經周遭促進其再生。
蘇炯睿醫師強調,人體就像是一艘帆船,骨架為船桿,韌帶,肌腱與肌肉形成船帆,單有船桿或船帆皆無法使船前進,需靠風帶給船帆的張力,方能使船前進,而張力的效能,取決於關節的穩定度,也就是韌帶。韌帶穩固,軟骨自然會得到保護,張力的平衡,使得肌肉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遞到關節,以最少的力量產生最大的動作。
因此,神經解套要成功,仍要靠著張力平衡的重建,找出張力失調的元凶,能增生的增生,不能的以開刀切除或重建,將身體的硬體矯正後,再搭配軟體的矯正,也就是復健運動矯正身體用力的方式,方能讓疼痛永久解除。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