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正悄悄崩解? 心肌梗塞三族群+預防之道


▲溫差變化大容易造成血管痙攣、斑塊剝落而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寒舍創辦人蔡振洋日前因心肌梗塞過世,秀傳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陳建志指出,許多人是亞健康族群,自認為很健康,溫差變化大容易造成血管痙攣、斑塊剝落而發生急性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要注意保暖。另外,沒有症狀並不代表心臟沒有問題,有些人也以能爬高山來測試自己的心臟功能,這都是錯誤的觀念。

醫師也舉一名52歲病患為例,10年前做健康檢查時,64切心臟電腦斷層發現有一條心臟血管70%的阻塞,醫師建議做支架置放治療,但他說自己都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堅持不肯接受治療;醫師只好開給他抗血小板及降血脂的藥物。該病患最近再做檢查發現,那條塞70%的血管已塞了90%,另兩條血管也有80%的阻塞,不得不接受血管支架治療,否則難保不會發生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常一瞬間就毀了一個美滿的家庭,更不要仗著自己年輕,曾有一位患者16歲時就發覺心臟部位有一個痛點,但不以為意,38歲時因抽血發現高血脂、高血糖還有高血壓,但他還是抽菸、喝酒、吃大餐,未好好控制,55歲心臟三條血管全80%以上全部阻塞,還好及時置放支架,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陳建志醫師也提出心肌梗塞三族群類型及預防之道,提醒民眾要多注意自己與家人的狀況。

【心肌梗塞三族群】
第一型是心肌梗塞常見症狀如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喘,但有些人平常完全沒有這些症狀或是縱使有短暫的症狀出現也不在意,甚至有些患者還把胸悶、心窩不舒服當作胃食道逆流,去看胃腸科。

第二型是有三高症狀,也有冠心病問題,但都說自己忙,工作壓力大而不重視、不治療,任三高問題脫序而危害健康。

第三型是確定為冠狀動脈心臟病,也有做過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等冠心病侵入性的治療,但是不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或對此藥物有阻抗作用,就很容易產生血栓而發生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預防之道】
1. 知道有無家族病史很重要,如果有長輩男55歲/女45歲之前就過世的,不排除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自己就要提早接受診斷並追蹤。

2.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配合健康經紀人的建議及追蹤,抽血驗血糖、血脂、控制高血壓、控制腰圍(男生不超過90公分、女生不超過80 公分)。

3. 保持規律的運動,健走比爬山來得適合。飲食嚴守少油少鹽少糖,堅果是不錯的零食,但要適量。另外,找到自己紓解壓力的方法,如聽音樂、散步等,對「護心」也有幫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