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發展遲緩嗎? 醫師:這5點讓寶貝更有學習力


▲家長千萬不要為了迷思,而錯失了孩子的黃金治療期。(圖/美忍者)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6-8%,以台北市104年10月0~6歲的總人口數約有19萬2,043人來說,推估約有1萬5,363位兒童疑似發展遲緩。 但依衛生局資料顯示,仍有約10%的發展遲緩兒童家長擔心個資外流或被貼標籤而不同意社福、醫療等單位介入,甚至部分家長還有「大雞慢啼」的迷思,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好了,反錯過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

研究也顯示3歲之前接受1年的療育,勝過3歲之後才接受療育的10年成績。因此相關資源能否及早介入相當重要。衛生局也呼籲,父母可至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兒童發展圖像篩檢互動網(http://kidd.taipei)」檢核,父母即能清楚孩子正常發展里程,也可較早發現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跡象。自99年迄今北市各醫院接受兒童發展遲緩評估鑑定的個案每年約有2千多人。

另外,北市聯醫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早療團隊也指出,家長可以營造「適合孩子學習、發展」的情境,將療育重點融入在日常活動中,讓孩子在生活作息中即能發展及學習各種能力技巧。職能治療組長黃俐貞更分享5點居家導引照顧技巧及常見輔具讓父母參考。

【5點居家導引照顧技巧及常見輔具】
1. 在安全範圍內儘量讓孩子學習獨立完成各項適合其能力之基本生活自理活動,如進食、穿脫衣服、如廁、盥洗、收拾玩具等。

2. 在學習初期,少用命令式的口氣指導孩子,當孩子動作執行不夠完善時,不要嚴厲糾正孩子的錯誤,而是多鼓勵,慢慢從而增進其喜好、信心與能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3. 將療育練習放在日常活動當中,如 孩子需練習從躺姿坐起來,可以在每次換完尿布或餵完奶後讓孩子自己坐起來而非由大人將其抱起;又如練習手指抓握物品,可以讓孩子自己拿取大人手中或盤子內的小餅乾。

4. 如果孩子已上幼兒園,多跟老師維持聯繫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適應及學習狀況,配合學校同步在家養成各種生活常規。

5. 如果孩子需要使用輔具,須將輔具之使用落實在生活中,與孩子一起學習使用輔具的方法,在家中指導孩子正確使用:包括生活輔具(如特殊奶嘴、特殊湯匙)、學習輔具(如特殊剪刀、筆套)、休閒玩具(如特殊開關玩具)。
 

工作繁忙,身體嘛愛顧!
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即時掌握最新醫藥保健資訊→

iOS:https://goo.gl/rmIDdx
Android:https://goo.gl/XPe8Uj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鍵字: 發展遲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