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止瀉藥長3公分糞石!醫:輕致便秘嚴重腸穿孔


▲八旬阿嬤因腹瀉長期服用止瀉藥,導致直腸內長出一顆3公分糞石。(圖/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天氣冷腹瀉、吃壞肚子造成腹瀉更是常見。但是,時常腹瀉的人要注意了!一名83歲的阿嬤,因長期腹瀉食用止瀉藥,結果大腸潰瘍造成慢性出血導致貧血入院,經檢查發現直腸有顆大小約3公分的「糞石」,利用大腸鏡將其取出。醫師提醒,腹瀉超過2週以上即必須至腸胃科診療,若自行購買藥物食用輕則導致便秘、重則可能引發腹膜炎及腸穿孔。

聖馬爾定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羅清池表示,83歲的阿嬤因長期有腹瀉情況,兒子都會到診所直接幫她拿止瀉藥食用,原本以為吃著都沒什麼事,不料此次貧血入院檢查才發現,直腸內還有顆糞石,取出後雖然已無滲便腹瀉之情況,但因長期臥床,仍需使用軟便劑輔助。

羅清池指出,老年糞石性結腸梗塞好發於年老體弱、長期臥床的習慣性便秘病人,常見於以下3種狀況:
1.排便功能障礙,大便排泄不淨,日久大便乾燥凝結成糞石。
2.腫瘤、腸粘黏等引起的長期慢性腸阻塞,於阻塞近端形成糞石。
3.濫用止瀉藥物,使大便愈來愈乾燥,爾後形成硬塊糞石等。

他解釋,止瀉藥的效用即為讓腸道不蠕動,若自行濫用,輕則導致便秘,形成糞石,嚴重可能造成腹膜炎及腸穿孔危險。一般胃中的糞石可利用胃鏡移除,若卡在腸道,則可利用大腸鏡移除;但若完全卡住腸道,有可能造成腸壁壞死引起腹膜炎,此時就要進行緊急手術將糞石捏碎,甚至必須切除部分腸道才能取出。

由於年紀較大的老年人、過去有胃腸道手術病史或胃腸蠕動差者,皆屬於容易產生糞石的高危險族群。飲食應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像是柿子、柿餅、破布子、芹菜、葡萄乾、柑橘等易導致糞石的食物,也應酌量攝取;同時要多喝水防止便秘(如果已便秘可以喝蜂蜜水),飯後散步並按摩肚子,都是有助於腸道蠕動防止便秘的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作繁忙,身體嘛愛顧!
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即時掌握最新醫藥保健資訊→

iOS:https://goo.gl/rmIDdx
Android:https://goo.gl/XPe8Uj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