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雞、薑母鴨「6種人不適合」!補過頭症狀曝 醫示警

▲▼ 麻油雞。(圖/ETtoday新聞雲示意圖)

▲麻油雞、薑母鴨是冬季溫補相當受歡迎的料理。(示意圖/ETtoday新聞雲示意圖)

文/郭家和

冬令進補不是人人都適合?溫補、平補差異大

冷氣團一波波報到,許多民眾開始「冬季進補」,尤其是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燒酒雞最受歡迎,然而中醫「進補」必須配合體質與身體狀況,才能避免進補後適得其反的健康問題。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接受《健康好厝邊》專訪提醒,有上火體質者不適合過量溫補,懷孕或正感染中的族群也不建議食用溫補藥膳,以免加重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莊照宇醫師表示,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燒酒雞屬於「溫補」,較適合有虛冷體質的族群,包括經常疲倦、手腳冰冷、時常腹瀉、臉色蒼白、手指缺少血色等,都是常見的虛冷體質現象。一般體質或是小朋友、孕婦等族群,則較建議用「平補」或「涼補」的食材如四物、四神等。

▲▼麻油雞、薑母鴨「6種人不適合」!補過頭症狀曝 醫示警。(圖/健康好厝邊授權提供)

▲一張圖看懂各族群冬季進補差異。(圖/《健康好厝邊》授權提供)

補過頭不只嘴乾、便秘!進補後出現這症狀快就醫

莊照宇醫師解釋,「溫補」類藥膳多會添加老薑、酒精等偏燥熱食材,如果本身是容易上火的體質,吃溫補藥膳後容易嘴乾、便秘、影響睡眠品質,門診中就不少患者每次吃完溫補食材就出現「臭嘴角」、長痘痘、便秘甚至痔瘡發作。至於三高族群,食補攝取過量可能會升高血壓、血糖,影響慢性病控制,也要特別注意。近期有感冒、感染或確診者,如果仍有鼻水、多痰、喉嚨痛症狀也要避開進補

哪些族群進補要特別注意?莊照宇醫師提醒,有三高問題、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懷孕、小朋友,或是正在感冒中的族群都不建議攝取過量傳統冬令進補。如果真有進補需求,可注意幾個飲食原則減少「補過頭」風險,第一,湯不要喝太多;第二,適量補充水分;第三,增加蔬菜、水果和纖維攝取量。

另外,腎臟病族群也屬於過量進補的禁忌。莊照宇醫師解釋,溫補類藥膳除了熱量高,所使用的中藥材可能含有較高的鉀離子,攝取過量可能會影響腎功能,如果進補後出現喘、小便減少、手腳水腫等症狀務必立刻就醫,有可能是腎臟急性受損的症狀。

至於三高族群,攝取過量進補可能會引發血管收縮與血壓升高,如若進補後出現嚴重頭暈目眩、手腳無力等急性腦中風症狀,也要即時就醫檢查,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腦血管傷害。

▲▼薑母鴨,火鍋,補湯,中藥,進補。(圖/記者周宸亘攝)

▲中醫師建議,小朋友勿過度進補,恐出現性早熟、反而容易長不高。(示意圖/記者周宸亘攝)

轉骨期進補幫助發育?補過頭反而性早熟提早「定型」

莊照宇醫師表示,進補藥膳通常都是高熱量,成人攝取過量易有肥胖問題,小朋友也建議勿過度進補,尤其東方人有「轉骨」觀念,希望發育期透過食補讓孩子長得更高,然而在營養過剩的當代,過量進補除了不利孩子體重控制,還可能導致提早發育而出現性早熟,甚至影響生長板提早閉合,反而容易長不高。建議家長如果真有進補需求應先諮詢專業中醫師或營養師。

近日寒流持續,血管收縮壓力增加,高風險族群應做好保暖工夫,莊照宇醫師建議,日常外出時注意頭部、頸部與腳部的保暖,這些部位距離心臟較遠,受溫差的影響更大,高齡族群如有手腳冰冷問題,夜間睡覺時可穿戴襪子保暖,降低溫度差對心血管的衝擊。

本文經授權轉自:健康好厝邊:三高、腎臟病不能亂進補!醫揭「溫補」過量危險性:出現3症狀快就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