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首度舉辦「醫院醫療爭議預防與關懷研討會」。(圖/北醫附醫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醫療糾紛影響醫病關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日舉辦「醫院醫療爭議預防與關懷研討會」,根據衛福部統計,逾7成的醫療糾紛訴訟經過鑑定後,判定為無疏失。北醫附醫調查院內最常發生糾紛的科別,分別為神經外科與骨科,多是因為自費醫材使用不如預期影響,解決的關鍵仍在於良好的醫病溝通。
衛福部近年來致力推動訴訟外之醫療爭議處理機制,並於今年起實施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簡稱醫預法),如遇醫療事故或爭議,須先透過醫療爭議調解機制處理,而非直接進入訴訟程序。新法上路10個月,北醫附醫邀集衛福部、醫學界及法界等各領域專家,藉由醫法跨領域的探討與交流,讓醫療人員對醫療糾紛鑑定制度、醫療爭議、醫病溝通與關懷調解有更深入的了解。
北醫附醫魏柏立副院長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自76至112年醫療糾紛訴訟案件總計12,651件,經鑑定結果為無疏失佔9,224件(73%)。魏柏立分析,醫療爭議的發生並非全來自醫療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醫療過程中的誤解、缺少溝通或醫療結果與病人期望有差距所致,也可能是病人情緒未得到充分照顧以及同理心對待所出現的誤解。
至於北醫附醫本身情況,院內醫療爭議處理人士指出,目前爭議最大宗是神經外科和骨科,「分析原因,我們看到不外乎主要是病人有使用價格比較高的自費醫材,術後病人恢復情況不如自己預期,所以充分溝通相當重要,要請醫師再三與病人溝通,發現期待過高情況要把相關限制與可能情況說明清楚。」
魏柏立表示,醫病也要醫心,主動傾聽與解釋是化解病人不安的第一步,病人與家屬面對複雜的醫療決策時,往往會感到困惑、焦慮甚至恐懼。因此,醫療人員應該主動傾聽病人的需求與擔憂,並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病人解釋其病情、治療選項以及可能的風險,讓病人充分了解治療過程,並參與決策,不僅有助於化解病人的疑慮,更能在醫療過程中增進互信。
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表示,醫療人員於高強度的臨床工作中肩負解釋病情的責任,猶如翻譯官的角色,近年來民眾的醫療知識持續提升,對於醫療成果的期待也日漸加深,面對醫療需求的多樣化與挑戰,醫療機構除了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醫療人員如何加強醫病溝通、完善醫療風險管理及心理韌性關懷,是當前醫院管理的重要挑戰之一,也盼能透過制度的優化與溝通的強化,有效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的可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