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下降「4疾病」死亡率降低!國衛院:濃度減至12.5效益最大

國衛院5/13記者會。(圖/國衛院提供)

▲空氣污染改善,降低對國人的健康衝擊。(圖/國衛院提供)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空氣污染有害健康!根據國衛院最新研究,若空氣中的PM2.5年平均濃度調降至「12.5μg/m3」,則減量成本的最大效益可與PM2.5可歸因心肺代謝疾病的疾病損失年(YLD)達到權衡。且研究也發現,PM2.5濃度降低,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的死亡率也有降低。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環境部攜手執行2期共8年的政策科技綱要計畫,依據台灣本土空污與健康數據來分析,建置反映「健康」的空氣品質指標,並提出適合我國的空氣品質改善與標準值建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政表示,台灣近10年的空氣污染狀況有所改善,根據數據顯示,台灣空氣中PM2.5的濃度,已從2007年的31.7μg/m3,下降到2017年的21.47μg/m3。

陳裕政說,進一步分析發現,在權衡健康成本和減量成本之下,PM2.5的濃度降到年平均12.5μg/m3時,是有最大效益的,如果進一步降到12.1μg/m3,就可以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目標三的green程度。

國衛院5/13記者會。(圖/記者趙于婷攝)

▲國衛院和環境部攜手執行2期共8年的政策科技綱要計畫。(圖/記者趙于婷攝)

值得注意的是,PM2.5濃度下降,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等可歸因和PM2.5相關的慢性病死亡率也隨之下降。陳裕政說,追蹤自2007年~2017年台灣本土空氣品質以及國人健康狀況發現,PM2.5濃度從31.7μg/m3降到21.47μg/m3,其中肺癌下降4.26%、慢性阻塞性肺病下降6.91%、缺血性心臟病下降6.56%,中風下降7.31%。

另外,過去曾有本土研究發現,PM2.5會增加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蛋白尿的風險,而國衛院研究也發現,糖尿病患者長期暴露在PM2.5之下,會影響腎臟過濾功能,因此也建議把糖尿病患也納入PM2.5長期反應的易感族群。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