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年「改革已到深水區」!專家揭3挑戰:世代不正義問題難逃

▲▼健保30週年永續研討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賴清德總統(中)出席健保30週年永續研討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全民健保今年邁入30週年,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今(21)日於「健保30週年永續研討會」致詞直言,台灣健保制度正面臨三大前所未有的挑戰,分別是「超高齡化」、「少子化」、「新科技」,其中超高齡化代表支出增加,少子化則弱化健保收入、世代不正義,兩相結合讓健保財務負擔變成不可承受之重,這些問題不管哪一個政黨執政都要誠實面對、無法迴避,「健保改革已到了深水區」。

由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TSEF)、台灣研究基金會、台灣健康保險學會(THIA)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在台大公衛學院舉辦的「健保30永續研討會」,不僅分享這30年來的耕耘,更邀集產官學界人士探討支出、收入面改革,總統賴清德特別出席致詞,衛福部長邱泰源以及歷屆健保局、署長皆共襄盛舉,現場座無虛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煌雄致詞指出,剩下不到10天健保就實施30週年,30年來健保歷經風雨與考驗,在國內享有高滿意度,在國際間也有極高聲譽的公共政策,不僅如此,健保也成為台灣軟實力象徵,儼然代表政府最重大而又成功的社會工程,然而隨著大環境改變,健保正面臨幾項前所未有的挑戰。

黃煌雄分析健保三大挑戰,第一為「超高齡化」,自2025年起,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者。第二是「少子化」,2020年台灣死亡人數首度超過出生人數,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第三是「新科技」,因為新科技、新藥品不斷推陳出新,速度極快、價格又貴。

黃煌雄指出,超高齡化代表支出增加,少子化弱化健保收入、世代不正義,兩相結合讓健保財務負擔變成不可承受之重,而新科技雖受到民眾歡迎期待,卻引發醫療機構的軍備競賽,隨著醫療機構間競爭日益激烈,基於生存與發展,有些醫院自費醫療因使用新科技、新藥品使用比重越來越多,這樣的現象違背健保創立初衷,也擴大醫療不平等。

另外,黃煌雄也提到,在台灣的歷史傳統中,醫界在台灣社會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台灣的文明進步立下了典範,這種超越專業界限的智慧與奉獻精神,正是健保面臨空前挑戰的時刻所特別需要的。

黃煌雄無奈表示,醫界處於世代交替,新世代的醫師面對經濟力掛帥的風氣,有多少比例能繼續守護、傳承台灣百年以上令人動容的價值觀或倫理責任感,實在是當前醫學教育最根本也是最嚴實的課題,「如果醫師的價值觀隨著社會風氣改變,支撐健保最重要的支柱必會動搖,健保將會從根本上亮起紅燈。」

黃煌雄直言,這些挑戰都是真實的、深刻的,不管哪一個政黨執政、不管哪一個人掌權,都要誠實面對、無法迴避。他說,在這關鍵時刻,政府實有責任扮演火車頭的角色,展現堅定的政治意志力與決心。

「健保改革已經到了深水區。」黃煌雄說,第三波醫療資源分配正義的呼聲已然響起,政府理應迅速建立如同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NICE)那般獨立而專業的評估機構,承擔起醫療資源分配正義與程序正義的執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