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諾羅病毒發病快,症狀一來忍都忍不住,因此診所對有相關症狀者「直接發嘔吐碗」。(圖/陳敬倫醫師授權提供)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諾羅疫情還在燒!疾管署公布,國內近4週接獲390起腹瀉群聚通報,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有214起,其中98%都是諾羅。兒科醫師陳敬倫透露,有感於近期諾羅病毒實在太猖狂,診所櫃檯若問到患者有噁心、嘔吐症狀「直接發一個嘔吐碗」,因為其發病速度快、忍都忍不住。
「真的不誇張,我們診所櫃檯問到病患有噁心想吐的症狀,直接發一個嘔吐碗。」陳敬倫醫師在粉專《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發文示警,因為最近諾羅病毒實在太猖狂了,且發病速度很快,患者常常上一秒還在正常用餐,突然就開始噁心、嘔吐,忍都忍不住,而且感染諾羅的嘔吐物傳染力非常強,必須用漂白水消毒,「我們的護理師都被吐怕了」。
兒科醫師蔡昕育也在PO文底下留言,直呼「真的好可怕,早上病人大概2/3都在吐」;另有一票苦主哀號,「中獎ing」、「上週家中兩人感染後都瀉得幾乎無法控制,太難受了」、「有時候小孩吐根本來不及接」。有不少網友向第一線醫護人員致謝,「辛苦您們了,實在太偉大了」、「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真的好辛苦,您們要好好保重喔」。
陳敬倫衛教表示,諾羅病毒造成的腸胃型感冒,症狀雖然以吐為主,但常常剛開始也會頭痛、發燒、肌肉痠痛;而流感也有1、2成患者剛發病時會噁心嘔吐,但很快進展到高燒不退、全身痠痛。無論得到哪個病毒,都是非常不舒服,建議早點就醫,適當的治療能有效改善症狀、減緩不適。
▲根據疾管署統計,上週腹瀉就診高達28.5萬人次。(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因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潛伏期約10~50小時。
主要症狀為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疾管署呼籲,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烹製菜餚應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應分開處理,食物徹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在家休息,至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如需外出應佩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