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虐案幼兒專責醫師漏接?兒科醫解析實際情況:監護權轉換有空窗

▲▼住院,受傷,兒童,病人,醫院。(示意圖/達志影像)

▲國內爆發兒虐案件,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遭到檢討。(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1歲男童凱凱(化名)遭保母虐死事件震驚社會,外界除抨擊兒福聯盟轉介問題,另有意見質疑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漏接」。兒科醫師直言,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最初為試辦計畫,今年才開始以100%涵蓋率為目標,希望高風險家庭透過醫師早期介入,把可能的兒虐或疏忽行為降到最低。但是實際執行也會發現仍有空窗,類似本次案件狀況若小朋友在出養的中途,寄養家庭沒有監護權,專責醫師就無法進場,未來應該研議轉換監護權期間應該如何執行。

台灣兒科醫學會基層委員會主委、兒科醫師麥建方受訪表示,幼兒專責醫師的立意在於小孩出生後,除了父母之外,最常接觸的就是醫師,除了社政單位之外,透過醫政再打開一隻眼睛來看顧這名孩子;這項計畫原本是健康促進計畫,補強社會安全網是其中一項可能目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麥建方指出,兒虐孩童如果出現在任何醫師、護理師眼前,本來就有通報責任,之所以會漏接,問題在於「這個孩子沒有來就醫」。

以1歲多幼兒被專責醫師照護情況,是透過觀察兒童是否按照正常時程接受疫苗或兒童健檢服務,還有就醫病史詢問與身體檢查,找出可能的異常或疏忽,甚至對於高風險或脆弱家庭提前加強管理,也就是「預防兒虐發生」。若出現異常訊號,醫師無法直接破門而入去看孩子,僅能把訊息提供衛生局轉交社會局追蹤,也因此,雖然會多一道機制,但這個機制對重大兒虐是否有效,還要觀察。

兒虐案件有一大特性,麥建方說,真正重大兒虐的施虐者平常是會躲醫師,不會主動帶孩子來看醫師,也因此,雖然希望高風險家庭透過醫師早期介入把可能的兒虐、或疏忽行為降到最低,但高風險家庭或脆弱家庭兒童還是要靠衛生局指定收案,醫師才有機會接觸到高風險兒童。

麥建方也提到,幼兒專責醫師原本是試辦計畫,一直到今年才開始有百分百收案目標,而且是針對113年以後出生的孩子,今年到目前收案率已經從0到40%。不過,推行過程中會遇到一個狀況,一般家長聽完醫師解釋會樂於被收案,但有些高風險家庭不喜歡被貼標籤,會躲著收案,已經施虐或疏忽性虐待者,更不願意讓醫師關懷或被社工追蹤。

專責制度實際執行可能有2個狀況需要研議,麥建方點出,其中之一是和本案類似的幼兒,可能會因為被出養中途,寄養家庭沒有監護權,成為空窗期,專責醫師無法進場,因為這段期間沒有人可以協助簽幼兒專責計畫。另外一個則是類似黑戶,以往也曾遇到外籍移工來台生子,委托給想收養的父母就消失,這樣的孩子沒有戶籍、監護人,也無法進入專責計畫。

麥建方無奈表示,醫師在幼兒專責計畫中有管理個案,發現問題通報,以善盡通報責任,後續則應該由社政來銜接,他憂心說,這次與論過度期待幼兒專責醫師的在兒虐防治上的角色,加上社工被上銬的新聞衝擊,已經在兒科醫師專屬社群發酵,讓醫師害怕無端惹入紛爭不敢加入計畫。這項政策立意良善,或許過程仍不成熟,不夠好的地方還在努力想辦法改進,尤其在少子化嚴重的情況下,不希望政策胎死腹中,

關鍵字: 社工 虐童 衛福部 兒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