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檢查有2公分肝癌!醫示警「5處」藏一級致癌物:筷子沒洗乾淨小心

▲▼花生,花生米。(圖/翻攝自pixabay)

▲黃麴毒素容易藏在發霉的花生或玉米中。(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就藏身在發霉的花生、玉米中,因此醫師們也一再提醒食物保存的重要性。醫師分享,有患者被檢查出罹患肝癌,細問才知道,因為病患節儉且保存習慣不良,常吃到存放太久的物品,同時非常愛吃玉米、花生類等食物,長久下來可能因此罹癌。

肝膽腸胃科醫師王威迪在《健康好生活》提到,有一名70歲的糖尿病患長期在內分泌科治療,每3個月也會再抽血檢查一次,某次發現患者肝指數較高,便轉診至腸胃科做超音波,結果發現有2公分的肝癌。醫師表示,這個肝癌相當特別,因為台灣有9成以上肝癌患者大多是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或肝硬化所導致,但全部都沒有的狀態下,得到肝癌的比例則不到1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威迪也懷疑,患者是否真的是肝癌,便決定切片確認,最終確實是肝癌。至於病人得到肝癌的原因,醫師深入了解後才知道,病患平常習慣就是會將吃不完的東西放冰箱,且本身很節儉,食物都也捨不得丟,有時還會吃到存放太久的米飯,加上病人喜歡吃玉米、花生這類食物,保存狀況卻都不佳,很多時候吃下肚的是變質的東西。

對此,王威迪提醒,包括「發霉的花生玉米」、「變質的米飯」、「發苦的堅果」、「沒洗乾淨的筷子」或「劣質芝麻醬」都可能藏有黃麴毒素,千萬要留意。

筷子,洗筷子,不鏽鋼筷,木筷。(圖/資料照)

▲醫師提醒,沒洗乾淨的筷子也可能會有黃麴毒素。(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防毒教母譚敦慈就曾提到,黃麴毒素耐高溫的特性,就算烹調過也無法將毒素減低。也因台灣地理位置有北回歸線通過,氣溫、濕度容易偏高,最容易在28度的環境下長出黃麴毒素。不過,要如何避免將毒吃下肚,有下列4種方式:

1.吃新鮮的東西。

2.豆類、麵粉或乾貨等,沒用完記得冰冰箱。12度C以下的溫度即便長黴,也不會分泌出黃麴毒素。

3.降低水分、保持通風。

4.盡量不要吃長黴、發酵的東西,包括某些醬菜等,可以吃但要少吃。

黃麴毒素也並非完全沒有解方,譚敦慈說,最佳解毒劑就是「深綠色蔬菜、高纖維食物」。她也舉自己為例,因為喜歡吃花生,且買的通常都是有帶殼的,吃得時候更是要特別專心,因為要注意殼裡每個仁的狀態,若裡頭有兩顆,剛好一顆黑掉、一顆正常,「那整個花生莢都不能吃。」

譚敦慈指出,若真的不小心吃到一顆出現臭味的花生,「立刻吐掉、漱口」,也可以減少黃麴毒素對身體的傷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