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板橋區某幼兒園爆發疑似餵毒案,園內多名學童體內驗出「巴比妥」等管制藥物成分。(圖/記者陸運陞翻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某幼兒園爆發疑似餵毒案,園內多名學童體內驗出「巴比妥」等管制藥物成分。今(9)日初步檢驗結果出爐,有8人血液檢出「巴比妥」殘留,但有7人濃度低於20單位,一人大於200單位。專家表示,巴比妥血液中濃度大於200單位「不太可能」,懷疑是檢測方式有問題,需要透過複驗進一步確認。
巴比妥是三級管制藥品,也是法務部列管的三級毒品,具中樞神經抑制效果,早期多用於癲癇治療,醫師也會透過抽血監測患者體內藥物濃度,若每一毫升血液濃度超過40μg就算過量,需要停藥或換藥;大於60μg更有中毒風險,嚴重者恐需插管、洗腎。
新北市今日公布最新檢驗結果,發現有1名孩童血中巴比妥濃度超標,且數值達200單位,而檢警發現該名數值超標孩童家中有人正服用巴比妥藥物,詳細情形還有待釐清。
對此,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受訪時表示,醫院能檢測出的濃度為2.4至60μg/ml,「200這個數值太高了,不太可能」,需要了解檢驗方法後進行複驗確認,「若不正確的話就沒有意義」。
台北榮總在新北市幼兒園案爆發後,已陸續幫8名孩童進行尿液檢驗,巴比妥反應均為陰性。楊振昌提到,醫院用的是初步篩檢方法,目的在於監測服藥患者的血中藥物濃度,無法判斷是否遭下藥。
楊振昌也強調,環境中不太可能會有巴比妥殘留,孩童誤食家人藥物的可能性也不高。台北榮總若收到新北市衛生局血液樣本,會拿未服藥者的血液樣本進行比對,而因檢體濃度都不高,「檢驗試劑的提示有1.2之下是無法區分,醫院是說2.4以下要很小心。」在複驗時也會特別留意。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