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悶悶的竟是「突發性耳聾」 醫曝5大症狀:小心錯過聽力搶救期

▲▼耳朵。(示意圖/達志影像)

▲耳朵突然感覺悶悶的或耳鳴,要小心是突發性耳聾。(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42歲楊先生早上起床覺得耳朵悶悶的,且持續有嗡嗡聲。就醫做聽力檢查發現,左耳有「低頻」的聽力損傷,逼近「突發性耳聾」,緊急透過高劑量的類固醇及相關治療藥物,聽力才回到正常。醫師提醒,如果有突然聽力喪失、耳鳴、耳朵悶塞感等5症狀,都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的症狀,一定要特別留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郭乃文指出,突發性聽力喪失常見原因像是病毒感染、血管栓塞、甲狀腺功能低下,但也有很多不明原因,檢查方式包含抽血檢查(例如: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病毒檢查)、心電圖、聽性腦幹反射檢查,若臨床懷疑其他原因,還會安排磁振造影檢查,來排除聽神經瘤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突發性聽力喪失之外,「低頻」聽損也可能是「梅尼爾氏症」。郭乃文說,典型的梅尼爾氏症有三大症狀,包括眩暈、突發性且反覆發作的低頻聽力喪失、耳朵症狀(例如:耳悶、耳鳴),目前推測致病機轉為內耳淋巴水腫,建議治療方式為類固醇及利尿劑,飲食上建議限水、限鹽、飲食清淡以避免內耳淋巴水腫加劇。

突發性聽力喪失不同族群的恢復程度不一,一開始聽力喪失越嚴重、年紀大、有慢性疾病、同時伴隨有頭暈或耳鳴、過晚就醫,聽力恢復狀態就會比較不如預期,但如果是一開始聽力損傷輕微、年輕人、及時就醫,聽力恢復的機會及恢復狀態就會比較良好。

郭乃文提醒,突發性耳聾的黃金治療期為一星期,如果突然發生的「聽力喪失、耳鳴(例如金屬高頻音、蟬叫聲、嗡嗡叫的聲音)、耳朵悶塞感、耳朵有進水的感覺、頭暈」,都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的症狀,需及時就醫,在黃金期間內搶救聽力。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