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變5顏色=警訊!發黃「肝腎生病了」 冒3症狀別拖

今健康

今健康 今健康

收看今健康讓全家「勁」健康。優質、強大、專業的健康知識新聞團隊,為您全家提供最實用、即時、正確的健康好文好片。

▲腳底5種顏色看健康!偏黃「小心肝腎生病」 冒3症狀別拖了。(圖/今健康授權提供)

圖、文/今健康

腳底的狀態若沒有出現疼痛等特別不適症狀,民眾一般鮮少會注意,不過若有觀察可能會發現有所變化,日常其實也可以多留意,有助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教大家從腳的顏色、痛以外的常見症狀來觀察。

從腳底顏色看健康!醫指5種顏色一次了解。

王威傑醫師表示,從顏色來看,常見如腳底變黃,這較常聽到的如黃疸,若是黃疸,鞏膜、皮膚、尿液變黃,阻塞性黃疸也可能出現糞便變灰白色的情況。另外,高胡蘿蔔素血症也是常見原因之一,也就是民眾常聽到胡蘿蔔吃太多,四肢、手腳掌都可能變黃,但鞏膜正常,特別的是不只是胡蘿蔔,番茄、木瓜、南瓜等有胡蘿蔔素的食物也都可能。其他引起泛黃的原因也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肝病、腎病、糖尿病等也都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黃色以外,像是血循不佳者會容易偏白,不過通常是暫時性的,因此若是時白時恢復可能性就更高。而偏紫是缺氧、缺血的表現,需留意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紅色則通常代表著血流正旺,但未必代表身體好,可能為某些原因該處突然有大量血流通過,如「雷諾氏現象」。

「雷諾氏現象」常見會綜合上述的白、紫、紅,皮膚會漸進性變成白色,再轉成紫色,之後轉為紅色,主要原因就是在周邊血液循環不佳、遇冷血管收縮所致,常見原因可為全身性硬皮症、紅斑性狼瘡等,部分血壓藥物也可能影響。而若是變成黑色則有可能是壞疽,是血流無法通過造成壞死的症狀,常見於周邊動脈阻塞患者、糖尿病病患。

▲腳底5種顏色看健康!偏黃「小心肝腎生病」 冒3症狀別拖了。(圖/今健康授權提供)

腳部症狀不單純?醫舉3情況,遲未改善盡早檢查!

下肢水腫,未必是只是代謝不佳:

除了腳的顏色,腳部其他症狀也常會讓人匪夷所思或是誤判。王威傑醫師指出,像是水腫許多人會單單覺得可能是代謝不佳,不過其實兩腳都水腫,有可能是系統性問題,如心、腎、肝等,藥物影響也有可能。而單側的水腫則可能為局部性問題,例如淋巴阻塞、感染、肌肉、關節等,或是靜脈栓塞、經濟艙症候群。

腳底發癢,未必是香港腳:

另外腳癢也相當常見,大多認為就是香港腳或其他皮膚濕疹等皮膚疾病,但其實也有可能是神經問題,例如不寧腿。王威傑醫師表示,香港腳為黴菌感染,之所以會癢,是因為黴菌影響到周邊神經受器所引起。不寧腿則是出自於神經,症狀包括下肢出現發癢,或是麻、刺等難以言喻的症狀,患者也會有一直想動、想抖腳的情況,且靜止時會更嚴重,活動後不適的症狀便會改善,而晚上睡覺時又會比白天更加明顯或嚴重,若符合這4項條件就很有可能是不寧腿。這很有可能正是為何沒有皮膚症狀、看醫生也說沒香港腳,但卻一直腳癢的原因。

腳常常沒感覺,未必只是循環不好:

至於腳常常沒感覺、知覺不敏感,除了周邊動脈或靜脈阻塞等周邊循環不良,也可能為代謝類疾病所引起,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尿毒症、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是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以及神經炎、神經根炎等神經疾病,藥物治療如化療也可能造成周邊神經不敏感。

腳部出現變化問題可大可小,遲未改善盡早就醫檢查!

從上述可見,腳若出現膚色以外的顏色,或是出現不明的症狀、且遲遲未見改善,都該多留意身體的其他症狀,可能事小可能事大,若遲遲沒有改變、恢復原狀,建議盡早檢查了解原因為佳,以避免拖久成更嚴重的問題。

▲腳底5種顏色看健康!偏黃「小心肝腎生病」 冒3症狀別拖了。(圖/今健康授權提供)

本文經授權轉自:今健康《從腳底顏色看健康 偏黃、蒼白、發紫、轉紅、變黑一次了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