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麻童2歲前只能貼地爬!用機器人學站立 牽父手「走」進媽祖遶境

▲▼北醫附醫腦性麻痺新知暨家長座談會 。(圖/北醫附醫提供)

▲腦麻童2歲前只能貼地爬!機器人步態訓練讓她「走」進媽祖遶境。(圖/懸吊式機器人復健資料照,非文中當事人/北醫附醫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多年來利用「懸吊式機器人」輔助復健,去年約幫助30多位孩童改善肌力、甚至找回行走能力。一名7歲腦麻女童原本在2歲前都只能貼地爬行,後於4歲接受手術後,持續由機器人協助復健,現已能獨立在跑步機上行走40分鐘,今年還牽著父親的手,一起參加北港媽祖遶境。

腦性麻痺是指腦部在出生前後因腦細胞缺損造成病變,影響運動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步態不穩、智能表達障礙。台灣盛行率約千分之3.4,約有8萬多名孩童受肌肉僵硬、運動障礙,以及平衡不佳之苦,不少家長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孩子能「直立」行走,機器人步態訓練的問世,也讓部分家長得以如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7)日舉辦「腦性麻痺新知暨家長座談會」邀請專家分享腦性麻痺全人照顧,副院長暨復健醫學部主任曾頌惠會後受訪時表示,目前腦性麻痺患者依照「粗大動作功能分類系統(GMFCS)」分為5個階段,醫院收治患者從步態未受限制的第一階到由他人協助移動的第五階皆有之。

▲▼北醫附醫腦性麻痺新知暨家長座談會 。(圖/北醫附醫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復健醫學部主任曾頌惠。(圖/北醫附醫提供)

曾頌惠提到,過去懸吊式機器人訓練,只能在跑步機上做練習,近年引進的「起而行」機器人,則可增加肌力與耐力訓練,另針對髖關節有不同馬達提供刺激;今年9月北醫將成立「復健機器人中心」,會再從日本引進可同時輔助膝關節與髖關節的新機型,幫助病患「Move better and faster(移動得更快更好)。」

「地面行走的機器人更貼近生活,幫助病患進一步訓練站立、行走。」曾頌惠進一步說明,傳統復健機器人以「懸吊式」為主,因為有外骨骼機器引導不太,只要病患大腿骨長度超過21公分,約4歲以上的腦麻病童就可參與,就連頭控能力不佳的第5階病患,也可透過機器模擬站立感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自101年至110年12月,診療超過311位罹患腦性麻痺的病童,約占全國腦性麻痺患者7%。在機器人復健方面,110年接受上肢、下肢復健機器人治療的病童共有325人次,復健後後在行走功能、行走速度、手部抓握力量等方面都有顯著進步。

曾頌惠表示,需要接受機器人復健的病患主要分為幾類,一為接受過手術的患者,因術後肌張力提高,使用復健機器人可加速步態學習;另一類為為因肌張力過強接受肉毒桿菌注射的患者,在肌肉較放鬆時,透過機器人可輔助步態矯正。

▲▼北醫附醫腦性麻痺新知暨家長座談會 分享腦麻治療新理念。(圖/記者嚴云岑攝)

▲北醫附醫腦性麻痺新知暨家長座談會,分享腦麻治療新理念。(圖/記者嚴云岑攝)

「術後或注射後3~6個月都是復健黃金期。」曾頌惠提到,屆時若評估機器指標沒有改善,代表張力限制動作控制,會在評估後請家長安排每1~2週做一次的維持性治療,讓肌肉保有彈性、伸展度,以防病童「忘記」怎麼走路。

今日會中有家長分享成功復健案例,障礙分類在第三階的7歲女童,在2歲前都只能貼地爬行,4歲接受「選擇性背神經根切除術」,術後半年內接受積極機器人復健,經過1年多的治療,已可獨立行走,現年7歲的她不僅能在跑步機上行走40分鐘,今年也由父親牽著參加北港媽祖遶境。

曾頌惠表示,雖然機器人復健需要自費,但院內亦設有補助基金,減輕病童家長負擔,病童復健成功的故事,也增加病童參與社會的信心與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