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0幾度的低溫,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營養師分享保命10招。(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今(9)日清晨全台最低溫出現在新北市石門僅13.8度,創入秋最低溫,週三、週四會再降溫。營養師宋明樺指出,雖然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心腦血管問題,但盛行率在秋冬季節明顯提升。想要遠離威脅,她分享「保命10招」,呼籲少抽菸、起床一杯溫開水都是必備動作。
營養師宋明樺在粉專《宋明樺營養師 生活。分享。雜記。》指出,這週氣溫直直落,想要遠離心腦血管問題,保命10招不可不知,雖無法一次到位,但可透過慢慢積累,為健康打好地基:
1.控制三高
三高紅字者,在秋冬季更該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飲食應以低鹽、低油、低糖與高纖維飲食,現在開始也不晚。
2.理想體重
減肥不受限於夏天,事實上冬天是一年最容易瘦身的季節,體重控制好自然可降低三高罹患率。
3.保持好心情
有研究發現,若是心理因素加上傳統心血管危險因子,更容易誘發心肌梗塞風險,而情緒波動大也是引發血壓失控的因子,因此活得開心很重要。
▲吸菸會增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的風險。(示意圖/記者屠惠剛攝)
4.少抽菸
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使得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缺乏彈性。美國疾病管制局出版的菸害報告指出,男女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7倍因心血管疾病而死的風險;吸菸者的配偶、父母、家人暴露在二手菸下,也會大幅提升死於中風與心臟病機會。
5.作息正常
千萬別仗著自己還年輕就熬夜,長期作息異常,再加上三高、缺乏運動等問題同時存在,明顯增加心腦血管風險。
6.事前暖身適度運動
溫差大,運動前暖身能避免血管收縮異常,長期規律且適度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減少心肌梗塞及猝死機率,一旦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請立刻停止並就醫。
7.洗澡注意保暖
洗完澡後應避免立刻進入太寒冷的地方,以免造成血管劇烈收縮,誘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若有使用電暖器等設備,也要注意通風及用電安全。
▲洗完澡避免馬上進入太冷的環境。(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8.外出不能少了襪子、圍巾、帽子
簡單來說就是禦寒,可避免血管因為溫差劇烈收縮引起心腦疾病。
9.起床一杯溫開水
心腦疾病好發在清晨,除了溫差外,睡了一夜身體水分大多只出不進,血液濃度改變影響血流順暢,因此起床前穿好禦寒衣物外,喝200~300c.c.溫開水也相當重要。
10. 一餐吃素、一餐吃深海魚
豆製品富含植物固醇可參與膽固醇代謝,深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對於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都有正面影響,利用這類食物取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紅肉,對血管也多一份保護。
▲溫差大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圖/達志/示意圖)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受訪時曾指出,血管會隨環境溫度而熱脹冷縮,對於有高血壓的患者而言容易在急劇的溫度變化下,血管因短時間內劇烈收縮、放鬆而出事,「一種是管腔破裂,一種是血管斑塊掉下來阻塞,我們稱為土石流。」心肌梗塞即為土石流,有些中風則是出血型血管破裂所導致。
提及哪些人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蘇上豪表示,第一為老年人,台灣人平均心血管疾病好發中位數為64~65歲,因此超過65歲以上的長者就要小心;再來則是高血壓患者;第三是長期血脂肪過高者、血管有斑塊,容易在劇烈溫差下脫落,同樣可能致命。
蘇上豪解釋,心血管疾病恐使任何有血管的部位中風,「如腸中風、腦中風,心肌梗塞就是心臟中風」。因此他也提醒,於15度溫差變化下,保暖應以「環境」為單位,而非以「人」為單位,處在恆溫環境中,避免前往高緯度、高海拔、低氣溫的地方。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