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100g紅肉罹癌率增17%!醫揭「大腸癌9迷思」…平均年齡狂降

▲▼大腸癌迷思。(圖/Hello醫師提供)

文:Hello醫師/ 黎佳燊
醫學審稿:何懷德醫師

關於大腸癌(Colon cancer),坊間存有不少的誤解與迷思,而這可能會導致民眾對此疾病有錯誤的醫學常識,甚至拖延或阻礙大腸癌患者獲得對應的診斷和治療。以下列出九個常見的大腸癌迷思,如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醫師洽詢了解。

迷思1:大腸癌是致命的

大腸癌早期的治癒率其實不低,根據美國結腸和直腸外科醫生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以下簡稱 ASCRS)的資料,91% 的局部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後五年內都無人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能夠在大腸癌早期就藉由診斷發現的患者只有 37%,多數大腸癌患者往往較晚才接受篩檢,但當癌細胞開始擴散到腸壁外,或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治療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迷思2:大腸癌沒辦法預防

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大多數病例都是從大腸息肉開始,再慢慢長成癌細胞,而定時篩檢能夠及早發現,並於息肉癌化前做移除。一般來說,大腸息肉可經由大腸鏡檢查移除,若是比較大的息肉,醫師則可能先透過內視鏡做移除,最後才會考慮進行手術移除部分的大腸或直腸。其他預防大腸癌的方法包括:選擇低脂肪食物、多吃蔬果,以及規律運動。

迷思3:未滿50歲不會罹患大腸癌

的確,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的年紀往往超過50歲,但這不代表小於50歲的人就不會罹患大腸癌。而在近幾年,50歲以下族群的大腸癌罹患率正逐漸攀升,其原因不明,但推測是飲食習慣改變所引致,或者也有可能與遺傳病、吸煙、肥胖等因素有關。

新的研究表明,某些食物會對大腸中微生物組或的細菌種群產生負面影響,這可能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所以,如果你察覺胃腸有些異狀,請務必要向專業醫師諮詢。至於家族中有大腸癌疾病史者,則可能要提早做大腸癌篩檢,因為他們的罹癌機率比一般人更高。

迷思4:只有男性會罹患大腸癌

不論男女,皆有可能罹患大腸癌,或許男性的罹患率稍高一點,但它不是男性的專屬疾病。事實上,女性得大腸癌的比例也不在少數。

迷思5:有家族病史才會罹患大腸癌

當然不是。ASCRS 指出,若排除年齡的危險因子,約有75%的大腸癌新病例都是無任何危險因子的,而大腸癌家族疾病史無非只是要其提早篩檢,包含更頻繁地接受相關檢測。

迷思6:紅肉不會增加大腸癌風險

研究證據表明,吃紅肉或加工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吃100克紅肉將增加約17%的罹癌機率,尤其當一週吃超過500克的量時,誤食致癌物的風險也將提高。

依美國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資料所述,這很有可能是高溫烹調所產生的不好化學成分,或是紅肉中的血基質鐵(Heme iron),促進癌細胞的成長。因此,建議一天不要攝取超過50克的紅肉,並多吃蔬果和全榖物,以減低大腸癌風險。

迷思 7:有大腸癌症狀才要篩檢

大腸癌早期幾乎無症狀,通常需要幾年時間發展,症狀才會逐漸顯露,但到了此階段,大腸癌多半已變得難以治療。建議不論男女都應於45歲開始定期做大腸癌篩檢,若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史、家族大腸癌病史,或是女性本身或家族有卵巢癌(Ovarian cancer)、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及乳癌( Breast cancer)者,皆須於45歲前進行篩檢,確切大腸癌篩檢細節請依專業醫師的指示為主。

迷思8:大腸鏡檢查是唯一篩檢方法

大腸癌的篩檢方法當然不只有大腸鏡檢查,其他篩檢還有:糞便檢測、電腦斷層掃描結腸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又稱虛擬大腸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等等。

專業醫師會依照患者健康狀況和其接受度選擇適合的檢查方式,不過,大腸鏡檢查還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因為它偵測大腸息肉和癌細胞的範圍很廣,而且若發現息肉也可以馬上移除。

迷思9:大腸鏡檢查過程會痛

於大腸鏡檢查前,專業醫師通常會給予鎮定劑,以舒緩患者的不適感,所以並不會感覺疼痛,甚至也不會記得檢查過程,但即使沒有鎮定劑,其過程仍是可容忍的程度。

大腸鏡檢測歷時約30分鐘,而一般到隔天就可恢復日常活動了。要說痛苦的,反而是大腸鏡檢查的前一天,因為患者需要服用瀉劑,幫助清腸,好讓隔天的檢查能順利,但代價就是得頻繁的排便,檢測結束後幾天也會感覺脹氣。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