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壓力讓「胃酸狂衝」 醫提「胃食道逆流4族群」舒緩穴位!

▲▼腸胃。(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長期便祕、身體水分代謝失調也會引起胃食道逆流。(圖/免費圖庫)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過年是大吃大喝放鬆的時期,但也容易作息和飲食不正常,長期累積的壓力和放假時的不正常,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中醫師賴睿昕指出,常見問題包括「壓力引起、飲食引起、便秘引起和天生腸胃功能不好」四大族群;除了就醫診斷之外,日常也可以多按揉穴位幫助舒緩為食道逆流的不適。

賴睿昕說,過度偏食就很容易有胃食道逆流,例如很多人喜歡生酮飲食,常常攝取過多的油與蛋白質,導致胃排空時間拉長。食物、胃酸停留在胃的時間變多,導致「飲食停積」,就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張力,容易胃酸逆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飲食問題之外,長期便祕、身體水分代謝失調也是引起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中醫講究氣血水的平衡,人的腸與胃都是同一個空腔,當空腔下部壓力過大,東西就會往上湧,通常會有宿便、便秘的狀況,腸道無法排空,連帶就會向上擠壓到胃部,造成食物容易往上衝,產生胃酸逆流。

另外,賴睿昕也特別提到,天生腸胃功能不好的族群、長期胃痛找不出原因、天生脾胃虛弱,久病也會出現胃食道逆流,這類型屬於「脾虛胃弱」或是「氣虛血瘀」,中醫常常使用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調養脾胃。

足三里穴位。(圖/記者趙于婷攝)

▲足三里穴有助舒緩胃食道逆流。(圖/記者趙于婷攝)

除了正確診斷用藥之外,賴睿昕也建議,飲食宜三餐正常、食量固定、不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少吃難消化的食物,如果飯後容易腹脹,則應避開易脹氣食物;當胃酸嚴重時避免咖啡、辛辣、燥熱、有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可多吃富含膠質的食物,如含植物性膠質的地瓜葉、皇宮菜、黑木耳、白木耳、秋葵,有助增強胃壁。

作息也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熬夜容易傷肝陰,長期下來更會進一步傷胃陰,導致胃壁(胃黏膜)變薄,降低對胃酸的耐受度;除了日常作息顧好之外,醫師建議也可以透過穴道按摩來舒緩不適。

壓力引起胃食道逆流:
1.合谷穴:在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
2.太衝穴: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約一個拇指橫寬)處。

三餐不定引起胃食道逆流:
1.足三里:足三里穴位於腿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
2.中脘穴:找到胸口正中間的胸骨,沿著胸骨,向下找到最下端的突起「劍突」,劍突與肚臍連線的中間,按壓有輕微的酸脹感就是中脘穴。

便秘引起的胃食道逆流:
1.上巨虛穴:位於「足三里」穴位往下4指寬度的部位。
2.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旁2寸,以手部食指、中指的力量,以順時針方向按揉即可。

天生腸胃功能不好引起胃食道逆流:
1.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2.脾俞穴: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肚臍對應的是第二腰椎,再向上摸三個椎體,下面旁開兩指處即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