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呼吸胸腔科系主任林恕民指出,糖尿病友除了血糖控制,一旦發現走路會喘、咳痰量增加、持續久咳的症狀持續3週以上,應提高警覺。(圖/記者黃克翔攝,下同)
錢雅慧/綜合報導
台灣糖尿病人口超過200萬人,且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因血糖控制不佳,因而併發許多急慢性併發症,更讓糖尿病的死亡率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呼吸胸腔科系主任林恕民表示,人體長期在高血糖的環境循環,不僅會對心血管造成影響,連帶也會讓身體各處器官、組織一起遭殃。
據臨床觀察,近年糖尿病加重「肺阻塞(COPD)」趨勢明顯增加,除了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糖尿病與肺阻塞間交互干擾,恐增加患者住院、死亡風險!林主任呼籲,糖尿病友除了血糖控制,一旦發現走路會喘、咳痰量增加、持續久咳的症狀持續3週以上,應提高警覺,儘早至胸腔內科進一步檢查。
對大眾來說,肺阻塞是一個陌生、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事實上,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於肺阻塞,每年更高達300萬人因此喪命。林恕民主任表示,肺阻塞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呼吸道阻塞、氣體無法順暢地進出呼吸道,因而使得肺功能受損的一種疾病。多半好發於40歲以上、抽煙、或是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粉塵環境工作下的族群。
林主任指出,分析糖尿病與肺阻塞患者的血液,發現兩者間存在兩種相同的發炎物質。一旦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過高,誘發體內的發炎反應,也會使得肺功能嚴重受損。林主任進一步提到,人體的肺功能也隨著年歲增長而持續衰退,自35歲開始每人每年的用力呼氣都會減少約20~30毫升,其中吸菸者下降的幅度是一般人的4~5倍,但讓人意外的是,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衰退程度不亞於吸菸者,一樣較常人嚴重許多。糖友一旦合併肺阻塞卻不自知,無形中會加重肺阻塞病情,讓自己置身於死亡的威脅下。
林主任表示,肺阻塞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喘、咳、痰」,容易與流行感冒混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感冒的症狀並不會持續長時間出現,但肺阻塞的症狀會;其中,特別是「喘」的問題,還可能被患者自動歸因於心臟疾病。林主任指出,門診中亦有3成患者是由心臟科轉介而來,因此當有糖尿病,且年齡超過40歲、曾經有抽菸、長期暴露於空汙或粉塵的環境下,出現持續三周以上的喘、咳、痰的症狀,或原有科別的治療無法改善問題,強烈建議大家前往胸腔內科檢查。
因肺功能的衰退是不可逆的,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便是幫助患者改善症狀,以及避免急性惡化所帶來生命威脅的關鍵。臨床上,醫師會依據患者罹病的嚴重度提供「階梯式治療」建議,面對輕度肺阻塞病患,提供單方支氣管擴張劑治療;中重度肺阻塞病人,則以複方支氣管擴張劑作為起始治療。當病患出現急性發作,則可加上吸入性類固醇合併治療,慢慢改善發炎問題;物理治療方面則採用「肺部復健」改善病患呼吸習慣,建議可以用進行走路、散步,避免高強度運動,維持呼吸順暢。
最後林主任也呼籲,肺阻塞是個沉默的殺手,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爬樓梯方式來檢視自身的罹病風險,若一分鐘無法爬4層樓梯(約80階),且合併喘咳痰等症狀,便要提高警覺,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才能保有肺部健康,遠離疾病威脅。
▲林主任呼籲,肺阻塞是個沉默的殺手,若一分鐘無法爬4層樓梯(約80階),且合併喘咳痰等症狀,便要提高警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