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麵包與店面麵包的價差,可能與成本和品牌有關。(圖/食力提供,下同)
文/黃宜稜
以前麵包一個只要20元,現在卻快比一個便當貴了,雖然業者宣稱與國際原物料漲價有關,但也因此有人質疑,為什麼夜市麵包還是很便宜,而知名連鎖店的麵包卻賣得那麼貴?
《食力》採訪了帶動台灣麵包產業發展的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所長施坤河、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第19屆理事長高垂琮與總幹事王浩,以及多家連鎖業者,為大家整理、分析麵包價格差異的原因。
其實影響麵包價格差異的原因,主要分為成本面與品牌面,其中成本又可分為人事、中央工廠、設備與門市租金、原物料。
由下圖可以得知,連鎖品牌有較多的研發人員與麵包生產人員,且需投入耗費上千萬的中央工廠與設備,門市地點也大多位於精華地段,因此在成本上最高。而獨立攤商基本上沒有研發人員,有些甚至直接跟售價便宜的獨立店舖批貨,並流動於早市、夜市、轉角巷弄等租金較低,甚至不需要租金的地點,再加上不需要開立發票,成本自然最低。
來源不明的原物料價差驚人 可能成為食安漏洞
麵包最主要的原料是麵粉,但國內外生產的價格可能相差近一倍甚至更多,原因在於台灣生產的麵粉是從國外進口小麥,小麥屬於農產品,關稅較低,但若直接進口國外的麵粉,關稅可能高達40%。有些業者使用無品牌的麵粉,價錢只要國產麵粉的一半,但這可能是即期品或過期品改包裝出售。
此外夜市麵包內的孔洞較多、口感不佳,可能是業者使用少量麵粉,但加上較多的膨脹劑讓麵包蓬鬆,以此降低麵粉在麵包中的成本占比。
▲門市麵包和市場麵包的差異。
奶油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但國外進口的天然奶油每桶2公斤要價約4500元,而國產酥油每桶18公斤約900元,當然奶油與酥油做成的麵包口感不同,全要看消費者的選擇與喜好,但使用奶油的麵包價格確實會偏高。
若從麵包常見的餡料來看,大廠牌的熱狗50公克約12元,但也有低價2~8元的熱狗,這可能是用澱粉填充再調味調色。而卡士達醬需用牛奶、鮮奶油、雞蛋等熬煮到濃稠狀,但市面上也有只要加水就能變成卡士達醬的卡士達粉,售價從每公斤50~100元都有,便宜的可能是用大量澱粉加上香精與色素,再用起雲劑增加黏稠度。
就連紅豆餡也可以在食品材料行買到由食品添加物與香料調配成的,與自行熬煮的紅豆相比,風味與價格都有很大的差異。
其實只要麵包使用的原物料符合法規,基本上就沒有安全疑慮,單純是看消費者的選擇。不過攤商最大的隱憂,在於其麵包是無包裝放置於常溫,直接暴露在街道上,可能沾染路邊的灰塵,而逛市場的民眾一邊聊天一邊買麵包,細菌也可能隨著飛沫傳播到麵包上,甚至有些獨立攤商會早上在菜市場賣,晚上又到夜市賣,一整天下來麵包的品質確實堪憂。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夜市麵包與店面麵包的價差,可能與成本和品牌有關。使用不同的原物料來源,造成的價差最大,也最可能成為食安漏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