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超怕熱 男性必看日常養精7招

圖/shutterstock 文/葉懿德

台灣生育率逐年下滑,少子化情況嚴重,除了和經濟、社會因素有關,想生卻生不出來的情況也越來越多,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資料顯示,國內夫妻罹患不孕症比例約在10%~15%,醫生更直言,男性生育力普遍降低!

環境賀爾蒙影響 精子越來越弱

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表示,其實全球男性的生育能力都普遍下降,許多研究推測應該和塑化劑等環境賀爾蒙有關;另外,地球暖化也有影響,因為高溫不利精子生存,精子活力也會下降。

至於影響男性不孕的因素很多,包括先天基因、染色體缺失,也可能外傷造成睪丸萎縮、隱睪症、精索靜脈曲張、甚至感染腮腺炎,導致睪丸發炎,進而影響精子數量。一般而言,男性一次的射精量約有2~5cc精液,呈現灰白色或微黃色液體,是由精子及液體所構成,但當精液內沒有精子的狀況就稱為無精症,成因包含先天輸精管缺損、輸精或射精管阻塞以及睪丸功能衰退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睪丸周邊有「蚯蚓狀」 當心這疾病

陳煜指出,精索靜脈曲張會造成血管內血液逆流回睪丸,導致睪丸溫度上升,影響精子數目和活力,占男性不孕的四成左右,是滿常見的疾病,精索靜脈曲張好發於左側睪丸,因此民眾如果發現睪丸上方摸起來像蚯蚓狀,糾結成一團,可能就要注意。

其實一般男性不孕,身體並不會有什麼徵兆,除了可以透過觸摸,檢查有沒有精索靜脈曲張,睪丸如果過小,可能也會影響生育能力,建議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

精子超怕熱 日常保養不可少

(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高溫環境,吸菸、肥胖及塑化劑也會影響精子健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睪丸必須比中心體溫低3~5度,有利於精子生存,」陳煜強調,高溫是最主要影響精子的因素,因此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多加注意,避免影響精子健康。

另外,不少民眾會透過食補方式,增強性功能,不過陳煜也坦言,「目前還沒有發現特定的食物能改善精子品質,甚至連有效的藥物都很少,」但仍然建議民眾均衡飲食,多攝取富含鋅、維他命E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或是堅果類,可能會對精子有幫助。

精液中沒精子 怎麼辦?

「如果睪丸製造精子的功能正常,只是管道阻塞造成無法受孕,大部分都能透過手術取精,進行人工受孕。」民眾若已確認精液中沒有精子,那可以透過下列步驟,進行求子:

1. 抽血檢驗

用來檢測睪丸造精功能是否正常,透過這些分析報告,可以知道是阻塞性無精症還是睪丸功能衰退等狀況,進而判斷手術取精成功率。

2. 顯微手術取精

經過抽血檢驗或睪丸切片,確認睪丸內有精子後,可透過顯微手術取精,配合妻子試管嬰兒程序,進行人工受孕。

但如果無法透過手術取精,恐怕就得藉由精子銀行,尋找合適的精子配對。

延伸閱讀:

更年期男性想「性福」 靠關鍵3飲食

過了35歲想懷孕 3大飲食地雷千萬別踩

攝護腺癌─誰是高危險群?快留意這些症狀!

50歲才開始運動,來得及嗎? 看看別人怎麼做

旅遊業實戰心法!10/12專家帶你瞄準大人商機,開創第二人生新服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關鍵字: 康健雜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