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變金魚腦?醫師建議,要不斷學習新事物,有助減緩記憶力衰退。(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相信不少人都會遇到年紀越大、記憶力越差的問題,其實現今不少科學研究都有提出「減緩記憶力衰退」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就是「不斷學習新事物、不斷練習表達和多接觸人群」。醫師指出,學習新事物可以增加腦細胞的突觸連結,語言表達可以增加思考、活化大腦,有助延緩老化的速度。
醫師蒼藍鴿在《蒼藍鴿的醫學天地》與網友分享減緩記憶力衰退的三個方法,第一點就是要從「不斷學習新事物」下手。蒼藍鴿指出,腦細胞是由非常多的神經細胞突觸連結而成,每當在學習新事物,突觸間就會產生新的連結,在不斷的刺激思考下,連結就會越來越強化,對記憶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她進一步舉例,例如現在很多長輩都因為不會用3C,而不願意學習,但其實在嘗試的過程中,對腦細胞是有非常正面的幫助,透過不斷學習,大腦就會持續更新,因此除了3C之外,看書、學唱歌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都有助延緩老化和失智的速度。
第二點是「不斷練習表達」。蒼藍鴿指出,大腦接收訊息和表達訊息的腦區不一樣,例如一本書你「看」得懂,但要你用「講」的方式解釋給別人聽,通常都會有點卡卡的,就是因為用的是不同腦區,因此在表達眼睛看到的訊息時,腦區在轉換的過程中,就是對大腦的一種訓練,可以活化腦細胞。
▲醫師指出,不斷學習新事物、多表達等方式,都有助活化腦細胞。
而第三個方法是「不要離群索居、不要老宅在家」。科學研究指出,不管是宅宅、邊緣人或離群索居等比較沒有跟人互動的受試者,未來罹患失智症、憂鬱症或是心血管疾病的機會都比較高,因此要盡量建立自己的社交關係,在社交的過程中,對大腦活化也是有幫助的。
除了要減患退化,平常也要盡量避開危險因子!蒼藍鴿說明,最重要的還是生活習慣,例如抽菸、吃檳榔都會致癌,若長期接觸這些東西,身體就會一直於發炎狀態,發炎狀態久了,其實都會傷害大腦血管和腦細胞。
另外,「情緒」和「慢性病」也是一大關鍵。長期處於慢性憂鬱疾病的人,會傷害大腦,容易誘發失智等記憶力退化。而在慢性病方面,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都會造成血管傷害,而腦細胞也是由血管供應血液跟養分,所以慢性病一旦控制不好,血管受到損害,腦細胞自然也就會受到影響。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