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媽不菸卻罹肺癌...出現腦轉移 服藥4年腫瘤竟消失了

肺癌,肺。(圖/達志/示意圖)

▲一名年輕媽不菸不酒,竟罹晚期肺癌,還腦轉移。(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30多歲擁有雙寶的陳小姐,不菸不酒卻被確診為ALK肺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腦部、骨頭等處,為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勇敢接受腦部放射線及第一線標靶治療,卻不敵癌細胞導致腦部病灶復發,一度差點放棄治療,所幸新一代二線標靶藥物問世,經由建議進入臨床試驗,服藥至今已長達四年,疾病不但控制得宜,甚至腦部腫瘤也消失。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蔡俊明教授表示,台灣肺腺癌患者比例約肺癌6成,其中ALK基因突變者則占5-8%,但根據臨床試驗結果,目前健保給付的第一線標靶,治療反應約可達6成,中位數無惡化存活期為11個月,但隨著治療時間越長腦轉移的機率便越高,臨床上高達半數患者深受癌細胞轉移腦部所苦,且由於藥物無法完全通過血腦障壁進入腦部,導致腦轉移治療遇到嚴重瓶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俊明進一步說明,臨床資料也顯示,若初診為肺癌晚期患者,約20-25%有合併腦轉移,腦部轉移雖可考慮搭配放射治療來控制,但可能引發許多副作用,如記憶受損、頭暈、頭痛,嚴重時更可能影響生活能力、腦組織水腫壞死,甚至需要手術切除部分組織。

藥物,藥品,藥盒,切藥器,藥罐。(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標靶藥物問世,對罹癌患者是一大福音。

所幸今年11月起,健保給付增列了ALK陽性的第二線標靶,對於第一線標靶治療失敗或無法耐受其副作用的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蔡俊明指出,針對這類患者,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新一代二線標靶仍可高達五成治療反應,中位數無惡化存活期8-9個月左右。

此外,由於第二線標靶可穿透腦血管障壁近9成,針對已併有腦轉移的患者,腦部療效反應60%,其中有20-30%為完全反應(即腫瘤消失);而尚未腦轉移患者,臨床試驗中治療追蹤18個月僅10%發生腦轉移,在在顯示可延遲腦轉移發生,其對於腦部治療成效佳。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3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發生人數近一萬三千名,死亡率不分男女皆高居榜首,平均每56分鐘就有1人因肺癌死亡。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褚乃銘主任指出,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不易早期診斷,常被誤認成感冒,等到出現症狀,像長期咳嗽,出現胸痛、氣喘、呼吸困難、骨頭疼痛、走路不穩等就醫檢查,才發現罹癌。

褚乃銘主任也提醒,肺癌並非吸菸者專屬,研究發現,通常沒有抽菸或輕度抽菸史、年輕族群及女性,都有較高的ALK基因突變比例,呼籲民眾別輕忽小症狀,定期檢查,若有持續的症狀,要提早就醫。

肺癌標靶藥物給付。(圖/醫師提供)

▲ALK肺癌二線標靶藥物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圖/公關提供)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