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台灣自殺率在世界排名第18位,自殺防治協會成立以來,自殺率僅從萬分之18降到萬分之16,成效十分有限。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表示,憂鬱症患者在自殺前,常會有4階段的生死掙扎,包括情緒不安、生活失常、脫離現實感與死亡愛戀。若發現身邊親友有上述警訊,應給予支持並陪伴就醫,以免憾事發生。
陳家駒表示,憂鬱、孤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往往是壓倒患者繼續活下去的主要原因。憂鬱的發生多半不是單一因素所引起,大致可分為「外因累積」、「內在因素」與「自我認知原因」。
陳家駒分析,外因累積是面對壓力事件、重大疾病、巨大創傷等刺激,或有藥物、酒精成癮的行為;內在因素則為有家族病史、腦部或內分泌疾病;自我認知原因則為患者本身就有負面的人格特質、親友關係疏離,遇到壞事老是喜歡往身上攔,覺得自己是小罪人。患者在面臨上述刺激時,常把自己推到生死掙扎的邊緣,若一不注意,可能就會釀成憾事。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圖/記者嚴云岑攝)
陳家駒提到,企圖自殺者,生活上常會不經意釋出「訊號」希望別人注意,但有時就算最親密的家人也因習慣患者的反覆行為無法察覺,或者選擇性忽略。他舉先前自殺的女作家為例,「如果她母親在一開始就傾聽女兒困境,並提告、申請保護令,她就不會以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自殺預防是否成功,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身邊的「人」。
「憂鬱症患者在自殺前,主要出現4大警訊,包括攜帶武器並威脅自殺,談論自殺且心情變得焦躁、酒醉時無禁忌談論自殺方式、尋找方法殺害自己。」陳家駒提到,在他行醫30多年裡,多次碰到試圖自殺的患者,但從來沒有一個從他手中溜掉,「因為患者無論什麼時候來找我,我都會給他一個起碼的回應,讓他哭喪著進診間、笑著走出來」,心理治療輔以藥物協助,最終幫助患者度過危機。
最後,陳家駒提醒,隨著社會變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如以往緊密,時常有人陷入憂鬱不被發現。對身邊的人多些關懷、交流、包容,也許能把人即時拉回生活軌道。對於身處逆境者,也可以透過周邊的關懷逐步找回自我,擺脫對死亡的迷戀。
● 《ETNEWS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