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好容易累...找「2穴道」給寶貝揉揉 搭配食療KO疲倦

▲直覺式顯圖:秋天容易累。(圖/翻攝自PEXELS)

▲秋天早晚溫差大,容易感受到疲倦。(圖/翻攝自PEXELS)

記者曹悅華/採訪報導

實在「太愛睏」,都是秋天惹的禍!早晚溫差大容易使人疲倦,特別是用腦過度者,例如學生及上班族,此時爸媽不免擔心孩童的身體狀況,希望能夠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成功KO秋季來襲的倦怠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治醫生林怡君表示,疲倦是症狀非疾病,想要幫小孩緩解勞累前,必須先注意引起疲勞的原因,更要小心是否由疾病引發。可以先藉疲倦發生時間性做初步判斷。突發明顯的疲倦,這由疾病引起的機會較大,可能由感染(例如肝炎病毒感染)、貧血、營養不良、器質性疾病或惡性腫瘤造成,這時候建議進一步帶孩子去醫療院所檢查,避免延誤病情;排除疾病問題,其他一般疲倦則是孩子從小到大或長時間表現精神、體力不濟,這種病理性因素相對較少。林怡君叮嚀,疲倦是症狀的展現,務必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疲倦在中醫屬虛證,又分氣虛、血虛、氣血都虛3種,林怡君中醫師就氣虛和血虛提供「食療」及「穴道按摩」兩方式,幫助民眾解決秋季疲憊的狀況。

▲疲勞穴位。(圖/記者曹悅華攝)

▲圖為足三里穴,特別留意須在脛骨外1個大拇指寬度。(圖/記者曹悅華攝)

1.氣虛型疲倦

懶得講話、腸胃不好、食慾不振、容易感冒、免疫系統變差等,皆屬氣虛型疲倦,可藉由補氣以恢復元氣。

食療方面,親人可在家製作「補氣飲」,黃耆、黨蔘、紅棗、枸杞等比例,各取3錢搭配1000C.C的水,將藥材全部洗盡後放入大火中,煮滾後轉小火再煮15分鐘,放涼即可食用。

而「四神湯」亦是不錯選擇,能夠健脾補氣,又容易買到;若父母想自己煮,茯苓、芡實、山藥、蓮子比例同樣為等比例,每份取4-5錢(約15-20克),可以酌加排骨或魚片一同烹煮,中醫師也建議爸爸媽媽若給孩子食用可以不用放米酒。

穴道按摩部分,可以揉按「足三里穴」;先找出膝蓋兩個凹窩,外側凹窩(外膝眼)下4根手指寬處即是橫軸,再來找出脛骨,平行往外1個大拇指寬度是縱軸,兩個軸的交叉點即是足三里穴位置。找到穴位後,每天3次,每次用大拇指順時針揉按20-30下

▲疲勞穴位。(圖/記者曹悅華攝)

▲血海穴位置示意圖。(圖/記者曹悅華攝)

2.血虛型疲倦

臉色蒼白或微黃、疲倦頭暈、口乾舌燥、嘴唇泛黑皆為血虛型疲倦,必須補血才得以緩解疲憊。

食療上,「大棗桂圓飲」是補血好選擇;紅棗(大棗亦可)20克、龍眼肉10克,搭配500C.C.的水及適量紅糖,食材煮滾後再把紅糖放進去一同煮熟,同樣是放冷當茶飲喝。熱食的話爸媽可以做「生棗蓮子粥」給孩子吃,取黨蔘15克、紅棗20克、蓮子30克搭配適量粳米,若要做給2歲以下孩童作副食品,要將紅棗去核、蓮子打碎,放入電鍋裡煮熟即可。

另外,還可做「菠菜豬肝湯」補血,菠菜200克、豬肝100克搭配少許食用油,將豬肝切成小薄片加上菠菜一起煮,再用少許鹽巴調味就完成。甜時部分還有「麻花糊」,芝麻跟花生各取15克打成粉,加上熱水120-150C.C.及白糖10-15克,甜香口感很受小孩歡迎。

按摩部分則須找到「血海穴」;將兒童右膝屈膝呈90度角,家長將左手掌心放在兒童右膝正中央,家長的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呈45度角,大拇指指尖所到處就是血海穴,按壓方式及時間跟上述足三里穴相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